基于BP神经网络蠕墨铸铁性能建模及其应用
【摘要】:
随着柴油机功率和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得玉柴公司生产的HT250气缸盖的材质性能已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蠕墨铸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较高的强度,能经受住高温、高压的反复冲击,是制造高强化柴油机气缸盖的理想材质。因此蠕墨铸铁气缸盖的开发迫在眉睫。
蠕墨铸铁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工艺处理范围又非常窄,所以蠕墨铸铁的生产控制显得十分困难。要成功开发蠕墨铸铁气缸盖,就必须找出影响蠕墨铸铁性能最大的因素并加以重点控制,这就需要作大量的实验。
为了减少蠕墨铸铁气缸盖开发成本、加快开发进度,本文提出了“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基于少量试验数据即可预测蠕墨铸铁性能的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法理论来分析各因素对蠕墨铸铁性能的影响程度”的设想,并进行了实施。主要工作包括:
(1)结合玉柴蠕墨铸铁生产实际,分析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对蠕墨铸铁性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影响蠕墨铸铁性能的14个因素;
(2)在分析BP网络算法、非线性映射能力、泛化能力、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办法基础上,探讨BP网络用于蠕墨铸铁性能建模的适用性;
(3)利用玉柴公司铸造生产线及检测仪器在G2000缸盖上进行了蠕墨铸铁性能实验,并获得了23组学习样本及8组测试样本数据;
(4)在分析各种算法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贝叶斯正则化算法训练蠕墨铸铁性能预测模型,并获得了较高的训练精度和预测精度;
(5)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蠕墨铸铁性能建模”的一套完整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建立了蠕墨铸铁性能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成功地通过测试样本的验证;
(6)蠕墨铸铁性能预测模型利用正交试验法的理论来分析各因素对蠕墨铸铁性能的影响程度,并找出影响蠕墨铸铁性能最大的因素。由于该法的依据是试验数据,其预测结果和精度不依赖于蠕墨铸铁的数学模型,而且所需的试验少,能节省大量研究经费、缩短研究周期。而且该法还可以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法对蠕墨铸铁性能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快速找出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所以,该法不失为一种快速、准确地预测和分析蠕墨铸铁性能的新方法。
由此可见,该法的提出为蠕墨铸铁性能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和一个新手段。并且,由于对试验条件要求的降低,可大大加快蠕墨铸铁气缸盖的开发进度,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
|
|
|
1 |
沈百令,任国胜,张永振,陈跃,贺润桐;基体组织对蠕墨铸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2年09期 |
2 |
陈玲,史仲平;蠕墨铸铁在陶瓷机械生产中的应用[J];江苏陶瓷;1998年03期 |
3 |
陶国刚,李大勇;蠕墨铸铁质量炉前快速检测技术研究[J];铸造设备研究;2000年01期 |
4 |
郭亚辉;;蠕墨铸铁缸体铸造工艺研究[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07期 |
5 |
唐裕源,谭宠予,顾光锡,陈婉艺,杨明飞;镁—钛系复合合金处理蠕墨铸铁的试验研究——高珠光体蠕墨铸铁缸套的获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04期 |
6 |
李少南;;生产蠕墨铸铁的另一种方法[J];现代铸铁;1983年04期 |
7 |
罗暑生,王琥,张兆云,倪锋;低碳蠕墨铸铁基础试验[J];现代铸铁;1989年03期 |
8 |
张佳秋;蠕墨铸铁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J];铸造;1991年08期 |
9 |
何金兆,张永振,戴宝林;蠕墨铸铁在铁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应用[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0 |
张伯明;;蠕墨铸铁在发动机上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2011年02期 |
11 |
樊养源;;蠕墨铸铁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1980年10期 |
12 |
盛达;蠕墨铸铁的技术经济效果[J];机械工程材料;1982年02期 |
13 |
В.Н.Носов;吴忠余;;蠕墨铸铁的制取工艺、组织及性能[J];现代铸铁;1983年01期 |
14 |
王景德;蠕墨铸铁的性能与制造方法(五) 在冲天炉条件下蠕墨铸铁的工业生产(下)[J];机械工人.热加工;1995年11期 |
15 |
刘贯军;等温淬火对蠕墨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铸造;1999年11期 |
16 |
陈位铭;金胜灿;;蠕墨铸铁CA6110柴油机缸体的试验研究[J];铸造技术;2006年04期 |
17 |
;稀土蠕墨铸铁鉴定会在济南召开[J];稀土;1980年04期 |
18 |
张志博,周广林;稀土蠕墨铸铁在小型钢锭模中的应用[J];稀土;1982年04期 |
19 |
饶文雄;;蠕墨铸铁在牛头刨床的应用[J];机械工人.热加工;1983年02期 |
20 |
胡明初;;《蠕墨铸铁金相标准》通过审定[J];现代铸铁;198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