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射频辨识标签与系统研究
【摘要】:
基于声表面波(SAW)技术的射频标签具有纯无源、阅读距离远、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正在逐步受到大家的关注。
本文对基于声表面波的射频标签系统和阅读器进行了理论研究,着重在提高标签识别率、多标签辨识和提高检测精度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一套完整的SAW标签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了SAW标签系统的远场工作条件,分析了阅读器天线和声表面波标签天线的链路模型。并对SAW标签设计相关的SAW技术进行了论述。
其次,讨论了SAW标签的各种编码方法及其特点;分析了反射栅多次反射的影响;讨论了SAW标签材料的选择。
第三,在射频识别系统空间传播技术和信号检测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SAW标签阅读器系统设计做了理论分析。阐述了时域采样和频域采样时的不同检测原理和系统组成及各自工作特点,据此确定本文采用时域采样的阅读器设计方案。
着重分析了时域采样下的检测理论方法,包括振幅检测、相位检测和相位估计方法。指出在大信噪比时,采用振幅检测能够获得更高的检测概率;而在小信噪比时,相位检测则能够更好地利用有用信息。同时,针对振幅检测和相位检测在不同信噪比下的各自检测特点,采用基于检测距离的单标签融合检测方法来提高阅读识别率。
第四,由于SAW标签是纯无源标签,不具有任何数据处理能力,因此多目标识别是SAW标签系统的一个难点。本文分析并指出了各种防冲突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Walsh域的匹配门限滤波方法来对多目标进行辨识。并采用滤波门限的方法保证了运算速度。
第五,反射脉冲的峰值和位置是标签解码的两个主要参数。本文采用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权重数据融合方法来估计标签的脉冲响应的幅度和位置信息。
第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SAW射频识别系统,包括SAW标签和阅读器。SAW标签是按照本文提出的多目标辨识方法筛选并制作。阅读器包括射频发射机、接收机、高速数据采集、数据信号处理等部分,实现了对标签信息的幅度检测和相位检测。并提出了提高阅读器射频通道隔离度的改进措施,在系统工作频段上,将阅读器查询信号的隔离度提高到60dB。
最后试验测试了SAW标签辨识系统,其阅读距离达到4.5米以上,验证了基于检测距离来提高单标签识别率的融合方法,并测试了多目标标签的识别能力。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1.提出了基于检测距离的融合检测方法来提高单标签阅读识别率。
2.提出了基于Walsh域的多目标辨识方法。并进一步提出采用滤波门限的方法保证了运算速度。
3.提出基于匹配追踪-小波包原子分解估计的最小均方误差权重数据融合方法来估计标签脉冲响应的幅度和位置信息。
4.成功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SAW射频识别系统,包括SAW标签和阅读器。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
|
|
|
1 |
李民权;刘庆华;;基于DSP的SAW RFID阅读器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7年04期 |
2 |
蔡起善;声表面波(SAW)传感器(二)[J];压电与声光;1985年04期 |
3 |
黄汉生,陈小兵,周绍明;声表面波电视频道振荡器[J];压电与声光;1992年06期 |
4 |
周卫;宽频率带宽,低相位噪声声表面波压控振荡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5 |
周恮;李庆亮;韩韬;吉小军;施文康;;基于频率步进原理的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的辨识[J];压电与声光;2007年02期 |
6 |
黄显淑;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标准——声表面波(SAW)滤波器[J];压电与声光;1987年04期 |
7 |
孔令兵,武明堂;声表面波湿度传感器[J];传感器技术;1993年04期 |
8 |
陈培棣,蒋海涛,尤民,孙娟,夏兆锋;NDR系列声表面波谐振器批生产技术研究[J];电子工程师;1998年04期 |
9 |
吕霞付,张崇军,王武,蔡绍皙,邓明晰;一种声表面波液体密度传感器的实验研究[J];传感器技术;1999年05期 |
10 |
程国辉,涂建兵;一种声表面波直接频率合成器[J];压电与声光;2001年06期 |
11 |
王玉田
,赵一鸣
,沈国伟;基于声表面波的某无线远距识别系统的实现[J];电子技术应用;2003年12期 |
12 |
章肖融;干昌明;郑乐奇;;用光声声表面波谱仪研究表面缺陷[J];应用激光;1987年06期 |
13 |
Ivan.D.Avramov,袁小平;传感器用声表面波梳状频谱振荡器[J];压电与声光;1991年06期 |
14 |
陈小兵,黄汉生,吴江;高频声表面波压控(调频)振荡器的研制[J];压电与声光;1992年05期 |
15 |
应直铭;声表面波延迟线振荡器及其杂波抑制[J];电信快报;1994年08期 |
16 |
李志云;声表面波-阶耦合模微分方程的推证[J];压电与声光;1996年03期 |
17 |
李培刚,张家琴,郝玉泉;CAE工程及其与单片集成和混合集成电路的关系[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7年04期 |
18 |
谢兵,古雪芹;高可靠大时带积声表面波卷积器[J];压电与声光;1997年03期 |
19 |
陈明,王玮;声表面波谐振式力学量传感器的发展与现状[J];传感器技术;2000年05期 |
20 |
李平,文玉梅,黄尚廉;声表面波谐振器型无源无线温度传感器[J];仪器仪表学报;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