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汽车空调部件及系统性能优化研究

祁照岗  
【摘要】: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两个问题,提高能源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汽车空调制冷剂替代是《京都议定书》的重要内容之一,欧盟已经通过立法禁止在2011年之后生产制冷剂全球变暖指数大于150的新汽车空调。目前环保制冷剂仍处于研制阶段,系统效率和安全性有待提高。因此对现有R134a汽车空调进行性能改进是降低汽车空调能耗和环境影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部件优化设计为基础,引入汽车空调变暖影响总当量(TEWI指数)为评价指标,以系统节能为目的,采用数学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有传统R134a汽车空调进行了性能提升分析,获得了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和降低汽车空调TEWI指数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一、建立了高精度的汽车空调系统综合性能实验台架;利用田口试验法对汽车空调用换热器进行了研究,获得影响空气侧传热和压降的最重要参数;通过汽车空调四大件(膨胀机构、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的建模和分析,得到了改进四大件对系统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提升的潜能;研究结果表明,优化蒸发器和冷凝器可大大改进系统性能; 二、建立了普通平行流冷凝器和过冷式冷凝器数学模型,并经大量实验验证,模型误差±5%;研究结果表明过冷式冷凝器可给带来更大系统COP和过冷度; 三、建立了层叠式蒸发器和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数学模型,经实验验证模型偏差±5%;单体性能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在强化传热方面优势明显,并可保证系统出口过热度稳定;进一步从制冷剂流程排布和空气侧翅片与制冷剂管接触型式等方面对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进行了优化分析; 四、将上述两器模型引入到汽车空调系统仿真中,开发和建立了R134a汽车空调系统仿真平台。在系统层面优化设计了蒸发器和冷凝器,建立由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定排量压缩机和热力膨胀阀组成的强化R134a汽车空调系统;使制冷剂充注量减少了50g,增大了系统COP和制冷量,并使TEWI值降低了125kgCO2; 五、提出了以车室内温度、设定温度和蒸发器表面温度为输入参数的全新外控变排量压缩机排量输出控制方法,重点分析了变排量压缩机系统和定排量压缩机系统对整车性能的影响;环模和道路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策略能够降低系统能耗。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6条
1 侯志旭;张子瀚;徐飞;;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流程结构优化设计[J];制冷与空调;2018年12期
2 林旭;汽车空调蒸发器泄漏快速诊断法[J];汽车与配件;1996年08期
3 许昌奇;食品陈列柜的抽空停机[J];商场现代化;1994年11期
4 林旭;;汽车空调蒸发器泄漏快速诊断法[J];汽车维护与修理;1996年07期
5 平永亮;;浅析汽车空调结霜原因[J];汽车电器;2014年06期
6 韩胜利;空调不制冷问题在密封[J];中国设备管理;2001年01期
7 肖勇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放热系数的研究[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8 朱汉清;;谈汽车空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33期
9 李秉寅,杨振鹭,刘文武;制冷装置中蒸发器阻力损失对制冷工况的影响[J];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10 阮建文;臧润清;孙志利;赵东;;四种制冷剂重力再循环蒸发器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2017年02期
11 刘为民;汽车空调故障的几种简捷检查方法[J];汽车运用;2001年09期
12 罗玉林;陈梦飞;张坡;曹玉全;;汽车顶部蒸发器制冷剂流动噪声分析及改善[J];制冷与空调;2018年10期
13 J.Fearon;王公正;;制冷机械基础知识(六) 五、膨胀装置[J];制冷技术;1985年02期
14 张大国;;工程机械随机空调使用维护要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年09期
15 李成武;冰箱制冷剂的量对冰箱性能的影响[J];制冷学报;2002年01期
16 申志远;刘斌;殷辉;董小勇;;微通道蒸发器在不同热负荷下的运行特性[J];绿色科技;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彦坤;;分液管对蒸发器中制冷剂流量均衡的影响[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魏华锋;董亚龙;刘威;;微通道蒸发器在窗式空调上应用研究[A];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3 徐剑;滕世政;蒙永云;;微通道蒸发器在冰箱中的应用[A];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4 王雷刚;;不同流道布置的60mm宽23层层叠式蒸发器试验与分析[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5 吴静;张超超;高强;;R32与R410A微通道蒸发器建模与实验性能分析研究[A];2016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6年
6 臧润清;王赫;王伟;;再循环蒸发器内部制冷剂传热特性试验研究[A];第九届中国制冷空调行业信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7 刘旭升;臧润清;孙志利;;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性能可视化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虹玲;黄辉;张桃;;质量流速对蒸发器换热性能影响的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三届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蔡文波;;卧式冷藏冷冻箱的新型蒸发器系统匹配结构[A];2001年全国空调器、电冰箱(柜)及压缩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刘浩;张春路;丁国良;;逆流型蒸发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1 任悦;郭宪民;;制冷系统变工况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2 孙志利;刘一夫;张晨阳;;蒸发器流路布置对传热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3 王世宁;韩芳;段栋丹;俞兆焕;许佳铭;罗森;刘清江;;重力供液制冷蒸发器面积对系统影响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第六届全国冷冻冷藏产业创新发展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4 陈志刚;刘承勇;胡刚刚;张尚;赵越;;冰箱蒸发器发泡层内铝管腐蚀机理分析及对策[A];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5 朴宪;石磊;;综合利用车间蒸发器的制造工艺[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16 臧润清;刘亚哲;陈春培;;重力再循环蒸发器与直接膨胀蒸发器的实验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7 钟宏龙;武滔;;φ5柜机蒸发器应用研究[A];2014.10家电科技增刊——第十二届全国电冰箱(柜)、空调器及压缩机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8 徐峰;陆紫生;董军启;潘新祥;;蒸发器在冷库中位置的优化[A];第四届全国食品冷藏链大会暨2002全国气调冷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9 程刚;刘伟影;;扩容蒸发器喷射循环水的改造利用[A];2006第三届全国染整清洁生产、节水节能、降耗新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0 张雪梅;孙彬;姚书强;;蒸发器流程布置对卧式直冷柜的耗电量及冷冻能力影响的研究与分析[A];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祁照岗;汽车空调部件及系统性能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任滔;微通道换热器传热和制冷剂分配特性的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汪冬冬;小型平板式环路热管的实验研究及蒸发器内部介观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计元;环路热管蒸发器毛细结构优化及其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田华;基于制冷剂减量及替代的制冷热泵系统关键技术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洪欣;全空气集中空调新系统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卢杏斌;制冷剂竖管降膜蒸发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8 卢智利;直冷式多路循环冰箱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9 王美霞;小型变频空调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李炅;二氧化碳微通道气体冷却器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1 张网;R290和R32制冷空调系统火灾危险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6年
12 凌伟淞;环路热管中纤维吸液芯蒸发器与微通道冷凝器的设计加工及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13 钟晓晖;微型制冷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14 瞿晓华;电动汽车热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5 侯亭波;凹穴型复杂微通道换热器结构设计及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6 刘艳初;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17 李沛晔;数值模拟微通道中细胞运动与其引物流动环境的耦合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8 程景萌;微通道内激光筛选细胞的方法和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19 丁勇;矩形微通道内制冷剂流动冷凝传热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0 余雄江;分相式多孔壁微通道相变传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俞登佳;微通道蒸发器内制冷剂流动及传热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9年
2 王岸;微通道蒸发器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实验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1年
3 刘向农;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匹配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4 王伟;再循环蒸发器内部制冷剂沸腾状态与传热性能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5 郭军峰;汽车空调性能衰减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赵松田;微通道蒸发器换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20年
7 钟会球;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王高伟;微通道蒸发器制冷系统的性能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9 刘旭升;低温工况再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性能可视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2年
10 许耿;微通道蒸发器流量分配特性及气体导流强化换热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21年
11 王林;微型蒸发器的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12 杜琳;微通道平行流换热器数值模拟与实验探究[D];浙江大学;2021年
13 方继华;基于微通道平行流蒸发器的电动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4 李彦良;多用途蒸发循环系统实验台的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15 余文芳;热泵系统中应用混合工质的微通道蒸发器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6 高珊;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及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7 张抗;小型热泵的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8 续志勇;某轻型车空调系统性能匹配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6年
19 张国欣;小型制冷系统稳态运行时的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20 张枫;再循环蒸发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双庆 (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空港果蔬研究所所长);水果和蔬菜的机械冷藏[N];农民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震;伪劣制冷剂危害汽车空调[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3 埃西姆;降服热魔 111年空调也升级[N];电脑报;2013年
4 记者 霍小光;新技术可使冰箱节能50%[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孙立群 邹存宝;图解电冰箱刨背、冷冻室蒸发器修复与冷藏室蒸发器、管路、冷凝器更换技术(二)[N];电子报;2013年
6 广西 陈广浩;直冷式冷柜冰箱更换蒸发器经验[N];电子报;2005年
7 广西 陈文浩;突破常规的更换冷柜蒸发器方法[N];电子报;2005年
8 韩东;新型蒸发器实现无蒸汽低温蒸发[N];中国化工报;2008年
9 记者 吴永中 通讯员 张犀;宝钢股份成功研制霞浦核电蒸发器用钢板[N];中国冶金报;2020年
10 武汉 黄江华;内燃机车空调的基本原理及维修[N];电子报;2011年
11 山东费县交警大队 瑞祥 开宏;空调的故障与检修[N];河北科技报;2002年
12 严伟明;中华核电第一管成功穿入核蒸发器[N];中国工业报;2012年
13 本报记者 王峰;“自清洁”解决空调清洗难题[N];中国消费者报;2021年
1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空调工业发展的三十五年[N];中国工业报(中国机电日报 );2003年
15 舟舟;冰箱化霜:自动不如手动[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16 记者 熊筱伟;国产首台三代核电蒸发器发运[N];四川日报;2013年
17 记者 王丹云 通讯员 陈党耀;我国核电蒸发器用管将不再依赖进口[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8 湖北 李进卫;探析实现汽车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的新途径[N];电子报;2014年
19 金茹;如何修补铝合金蒸发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20 本报记者 王辉;汽配城里假货居多[N];中国质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