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对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

项喆  
【摘要】: 电能需求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压力促进了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据文献报道,2010年之前全球累计新增发电容量的25%到30%为分布式发电。风电是无需燃料费用的可再生绿色分布式能源,由于其利用成本的低廉和技术的成熟,风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分布式发电方式。随着我国发电事业的不断发展,风电场将会越来越多,由于风电场输出功率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会给系统的电压质量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局部电网电压水平的下降,这成为制约风电场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风电场接入电网运行有必要进行研究,对城市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风能具有随机性和扰动性等特点,风电场并网运行对电网电能质量、安全稳定等带来影响,且随着风电场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愈加显著,已成为风能高效利用与风电场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建立发展风能资源规模化利用的有关技术基础,使我国风电场系统优化设计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依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并结合电网具体情况,以及风电场的特点,从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实用性角度出发,建立一套可以对风电场接入电网进行合理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考虑五大方面:电网供电可靠性;风电的极限穿透功率;风电并网后的电能质量;风机并网后的供电能力评价指标;风机并网后的供电灵活性。 2、建立风场以及风力发电机的联合随机出力模型,将此模型加入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中,能在任意风力发电状态的前提下计算出系统的潮流分布以及常规发电机组的状态。 3、计算风电的穿透极限,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电网中,进行计算。 4、定量分析了在考虑风电场出力随机条件下,风电场并网节点的选择、风电场的分布规律等对风电穿透功率水平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的结论,为今后风电场接入电网提供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18项技术新标发布风电力克“并网难”[J];电力勘测设计;2011年04期
2 白文亭;;风电标准“本土化”[J];电气时代;2011年08期
3 李卫彬;;长兴岛风能的发展及对长兴电网的影响[J];上海电力;2011年03期
4 徐群;陶顺;肖湘宁;陆如;张孝银;;新能源发电功率与电压偏差的相关性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1年06期
5 王其英;;电能质量漫谈[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11期
6 于志永;张秀娟;;用于风电场的串联型低电压穿越补偿装置研究[J];电气应用;2011年16期
7 邓恩思;;大型风电场运行的特点及并网运行的问题[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11期
8 王继才;;风力发电技术及对电网的影响[J];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04期
9 ;上海两个新建海上风电场获批[J];上海电力;2011年03期
10 付永生;魏孟刚;;不同工业负荷的电能质量特点[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1年04期
11 徐晖;;集众之力 致力提升电能质量 访欧盟-亚洲电能质量中国合作组主席黄炜先生[J];电气应用;2011年17期
12 陈子新;丛智慧;;“电网友好型”风电场的建设改造经验探析[J];内蒙古电力技术;2011年03期
13 王磊;;昌邑风电场一期工程项目获核准[J];水力发电;2011年04期
14 吴京文;曲学基;;提高电能质量 促进节能降耗——访吴京文副主任[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5期
15 ;骑龙山、羊雄山风电场获准开工[J];云南水力发电;2011年03期
16 杨明;;大河西风电场记事[J];风能;2011年06期
17 裴科伟;;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及其对电能质量的影响[J];华章;2011年18期
18 付伟;熊阳;郑国;;并网风电场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19 刘桂龙;艾尼瓦尔·阿扎提;王维庆;王海云;蔡静静;;风电并网引起的电压闪变及应对策略[J];低压电器;2011年15期
20 舒萍;;丹麦拟建设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涛;李文云;吴琛;李玲芳;申洪;黄镔;;风电场并网对地区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晓嫒;陈建文;王琦;雷杨娜;崔巍;;靖边县龙洲乡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袁蓉;;大理电网风电接入的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乔建强;杨水丽;陈江涛;李蓓;;风电场并网布局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班欣;陈飞;祁欣;钱飞;曹开文;;连云港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6 刘耀年;刘玉良;张伟民;;含有风电场系统的并行潮流分析[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班欣;沙文钰;冯还岭;姜有山;祁欣;;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8 ;中水白城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查干浩特风电场49.5MW建设项目[A];中国投资协会2008年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9 班欣;冯还岭;李中林;姜有山;祁欣;;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10 ;河北建投新能源有限公司河北康保卧龙山风电场建设项目[A];中国投资协会2008年理事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芃;基于混合储能的风电场实时功率调控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管春;电能质量综合检测与分析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崔杨;大规模风电场群联网的源网协调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4 蔺红;直驱式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5 苏勋文;风电场动态等值建模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6 郑刚;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成福;风电场并入电网的调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刘昊;基于时域特性分析的电能质量分析与评估方法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9 陈功贵;含风电场电力系统优化运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侯佑华;内蒙古电网大规模风电入网的运行分析及调度方案设计[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永镇;基于LabVIEW的风电场电能质量综合监测系统[D];山东大学;2010年
2 项喆;智能电网中分布式电源对改善配电网电能质量方面的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飞;含有储能设备的风电场并网运行相关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于源;大规模风电接入对乌拉特中旗电网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李长盛;乌力吉风电场二期项目资源条件分析及效益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李晓涛;并网型风电场的短路电流计算及低电压穿越能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陆以军;风电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谭娟;含大规模风电场的电网等值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吴勇;尼尔基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钦伟;大唐吉林向阳风电场风机布置方案及发电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江苏:建亚洲最大风电场[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曹建萍;中国合作组关注电能质量标准[N];国家电网报;2008年
3 陆宇;欧洲大型海上风电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记者 李岱娜;潮南风电场工程获省发改委核准[N];汕头日报;2010年
5 李新;丹麦建成世界最大海上风电场[N];中国船舶报;2010年
6 记者 邢传凯;又有5个风电场获省发改委开工计划[N];铁岭日报;2010年
7 象山记者站 陈光曙 丁华 记者 王量迪;象山风电建设风生水起[N];宁波日报;2011年
8 通讯员 韩海;阿拉山口风电场安然度过两次强震[N];中国电力报;2011年
9 记者 韩蕾;3年再建13个风电场[N];酒泉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姜强;30万千瓦风电场开发项目落地双塔[N];朝阳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