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选择这一高度开放的社会媒介从外界汲取信息,并通过它表达自己的反应和意见。当某种针对特定事件的反应或意见相对集中,并在一定社会空间范围内产生影响,就形成了网络舆情。所以,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对于舆情的管理也随之成为必然。
高校作为青年知识分子荟萃之地,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充分具备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以及一些公众事件的条件。而高校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年龄的独特性使得他们成为网络舆情不可或缺的主体构成。所以,在高校进行网络舆情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主要通过对网络舆情要素的分析、舆情管理理念的分析,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模式,并针对所存在问题,从深入明确工作理念、加强规范制度建设、丰富管理工作队伍、创建良好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
|
|
1 |
刘为民;;网“客”传播和公安“舆情”[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
2 |
郝文江;马晓明;武捷;;网络舆情现状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
3 |
耿骞;刘颖;;网络舆情的形成、传播及监测方法[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
4 |
何顺兰;王兴起;胡宏宇;姜明;;多媒体舆情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A];浙江省电子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
5 |
杨江;侯敏;;语言文字舆情论略[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6 |
任铭;陈俊鑫;;我国网络舆情及管理策略研究[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7 |
孙德超;张馨睿;贺晶晶;;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提升[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
8 |
朱晓东;杨国俊;;聚类分析在网络舆情监测中的应用[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
9 |
潘崇霞;;网络舆情演化的阶段分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
10 |
潘庆芳;周萍;;涉路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应对建议[A];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2011年度年会暨第十八次全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