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氧化石墨烯改性及其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董树梅  
【摘要】:石墨烯作为当前最理想的二维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备受关注。为实现其应用,课题主要对氧化石墨烯的改性进行研究,并探索其在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以天然石墨为原料,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进而利用超声波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在此基础上,采用磺酸基、氨基改性的方法,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并制备相应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此外,对十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及其还原后在各种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XRD、TGA、FT-IR、Raman、SEM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材料进行表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磺酸基、氨基改性,成功地将磺酸基、氨基引入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其中经磺酸基改性后,石墨烯可稳定分散于水中;经氨基改性后,氧化石墨烯部分被还原。 (2)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分散相加入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复合材料,其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较纯环氧树脂明显提高。 (3)十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可长期稳定的分散在DMF、DMA、NMP、THF、甲苯、邻二甲苯和环戊酮七种溶剂中;还原后,可在DMF、DMA、NMP和环戊酮四种溶剂中均匀分散。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萍珍;莫羡忠;甘春芳;;PMB/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12期
2 周俊文;马文石;;石墨烯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03期
3 郑瑞刚;林起浪;郭单余;田鹏辉;;BMI树脂/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5期
4 杨建国,牛文新,李建设,吴承佩,丁延伟;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5 王斌;马祥梅;;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J];安徽化工;2006年06期
6 韩永芹;丁兵;张校刚;;氧化石墨/聚吡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质[J];科学通报;2011年23期
7 傅玲;刘洪波;吴旭梅;邹艳红;吴婧;沈国励;李波;;添加剂对聚吡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3期
8 杜续生,肖敏,孟跃中,Hay A S;新方法合成聚芳双硫醚/石墨导电纳米复合材料(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9 肖敏,杜续生,孟跃中,张世震;新方法合成导电聚芳双硫醚/石墨剥离纳米复合材料(英文)[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10 胡源,张蕤,徐加艳,宋磊,范维澄;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3年04期
11 黄萍珍;莫羡忠;;聚合物/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09期
12 徐加艳,胡源,宋磊,王清安,范维澄,陈祖耀;聚丙烯酰胺/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J];火灾科学;2001年02期
13 赵茜;邱东方;王晓燕;刘天西;;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和力学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2011年10期
14 杨晓晶,汤卫平,大井健太;氧化石墨/水钠锰矿型锰氧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合成法及其电化学性质(英文)[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5 陈小刚;贺蕴秋;张琼;李林江;胡栋虎;;ZnO/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9年11期
16 张紫萍;刘秀军;李同起;胡子君;;掺杂型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1年04期
17 程顺喜;马文石;;磺化聚醚醚酮/氧化石墨复合膜的制备与表征[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9年03期
18 谢普;吕晴;王丽娥;于杰;罗筑;黄浩;许国杨;邓青;秦军;;石墨烯的制备和改性及其与聚合物复合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S2期
19 古玲;赵建国;孙占国;李江;郭永;;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其负载抗感染药物的研究[J];纳米科技;2011年02期
20 张文毓;;石墨烯应用研究进展综述[J];新材料产业;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珊;于静;邱兆斌;;聚乳酸/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结晶行为[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周天楠;陈枫;邓华;张琴;傅强;;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及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唐佳;张帅;刘庄;彭睿;;基于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抗微生物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马兴法;郑静;贺笑春;高明军;李光;;氧化石墨烯/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潜在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明;陈雨;姜昱竹;邱月;;聚丙烯/改性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杨晋涛;吴敏杰;陈枫;费正东;钟明强;;聚苯乙烯/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临界CO_2发泡[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力尚昆;薛彦鹏;卢晓峰;;PPy/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顾皓;周宁琳;樊云婷;王晓丹;李文皓;章峻;沈健;;聚乙烯醇/羧基化氧化石墨烯-谷氨酸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A];“国际化学年在中国”——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全国热分析动力学与热动力学学术会议暨江苏省第三届热分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锦荣;李辉;吴思多;刘玉峰;黄光速;;用乳液共混法制备天然橡胶/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文龙;吴月;王暄;赵洪;吉超;;制备MgO/LDPE纳米复合材料共混方式与性能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工程电介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鑫;层状镁铝氢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阻燃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明;双螺杆反应挤出纺丝级PA6/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3 刘梅;金属(金属氧化物)/氧化铝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倪勇;含苯基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的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董正平;喹啉修饰SBA-15介孔分子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为荧光纳米探针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徐平;导电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左胜武;聚乙烯基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和导电行为及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孔庆红;聚合物/铁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阻燃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邱龙臻;聚合物基层状双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镁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丁鹏;聚烯烃/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玲;碳纳米材料及其磁功能化组装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张磊;氧化石墨及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D];青岛大学;2009年
3 戴绍明;聚合物乳液/MMT共混物涂层:结构的形成与涂层性能[D];浙江大学;2005年
4 傅玲;氧化石墨和聚吡咯/氧化石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向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无卤阻燃体系及其协效作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慧;ZnO/Ag纳米复合材料的金属、非金属掺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璞玉;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低能耗热流控制模块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李涛海;钛酸盐系列层状纳米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质[D];华侨大学;2004年
9 李永波;铁氧体/聚吡咯和镍/硫化锌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伟;壳聚糖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海霞;纳米复合材料将广泛应用到新能源领域[N];中国能源报;2009年
2 记者 陶加;氧化石墨烯新工艺打开应用新空间[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刘霞;高效存储氢的纳米复合材料研制成功[N];科技日报;2011年
4 毕文;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需长期培养[N];中国建材报;2011年
5 刘霞;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可提升电池性能[N];科技日报;2011年
6 蔡忠仁;纳米复合材料净化空气效果好[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宋玉春;纳米复合材料能否风行?[N];中国石化报;2005年
8 李闻芝;纳米复合材料产业化研讨会将开[N];中国化工报;2004年
9 李伟;汽车用上纳米复合材料部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10 王林;备受关注的纳米复合材料[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