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关系研究
【摘要】: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内部控制的制度和体系是否完善以及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由于近些年国内外发生了很多震惊世界的上市公司舞弊案,内部控制问题引起了监管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重视。美国出台了萨班斯法案,中国也开始了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的时代,先从一部分沪深A股主板上市的企业作为试点开始执行。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相关的法律出台督促了上市公司不断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也让投资者能够有机会得到上市公司更多的信息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降低机会成本发生的可能性。
投资者会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做出反应,判定企业的风险,从而确定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根据信号传递的理论也会传到投资者那里,从而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的风险判定,最终决定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的高低。
本文选取了2011年披露了内控自评报告的沪市主板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在内控自评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以及披露内控缺陷的影响程度与权益则本成本的关系。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否和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并无显著关联关系,通过对现今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和内控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内控缺陷的披露不完全,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信息不具有可比性,内控审计报告不够可信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信息不信任,从而使得资本市场并未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缺陷与否和缺陷影响程度的信息定价。
|
|
|
|
1 |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九号 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J];交通财会;1997年04期 |
2 |
李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面临的现实任务和基本对策[J];企业经济;2000年09期 |
3 |
董求实,张瑜辉;商业银行储蓄业务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
4 |
马国庆,王榜军,李畅;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思考[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年03期 |
5 |
;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J];商业会计;2001年04期 |
6 |
李仁安,许瑛,周豫芳;论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
7 |
蒋国发;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和重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1年02期 |
8 |
马克臣;浅谈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J];吉林财税;2002年10期 |
9 |
李建华,于文涛;内部控制制度初探[J];吉林水利;2002年12期 |
10 |
龚杰;内部控制召唤内部审计[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2年07期 |
11 |
汪丛梅;会计电算化下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初探[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年12期 |
12 |
杨宗昌,杨淑娥;现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评析与外部化改进[J];财会月刊;2003年02期 |
13 |
周昭,顾学宁;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及其体系构建、完善的思考[J];求实;2003年S2期 |
14 |
周光俊;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作用[J];四川会计;2003年04期 |
15 |
彭峰,陈宋生;论内部控制制度[J];企业经济;2004年05期 |
16 |
翟瑞军;《审计机关内部控制测评准则》探析[J];中州审计;2004年06期 |
17 |
徐耀琪,杨洪洲;浅议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8 |
刘美华;浅谈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9 |
蔡吉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
20 |
吴波;论医疗收入过程中的内部控制重点[J];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