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高速离心泵内空化流动特性的数值研究
【摘要】:传统的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能量转换效率一般较低,在流量和扬程一定的条件下,泵的高速化和微型化将是提高泵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随着加工制造技术的进步,微型尺寸的制造加工精度不足导致的效率降低问题可得到较好的解决,但传统离心泵的高速化和微型化并定会对泵的运行可靠性和抗空化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认识微型高速离心泵内的空化流动现象,本文将以单级微型高速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X计算得到不同空化数下微型高速离心泵内的空化分布规律,分析叶轮内叶片做功能量转换和流体流动受空化的作用。通过叶轮叶表和蜗壳流道内的非稳态压力场的计算,分析了空化流动对压力脉动时域和频域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还是能够准确地预测微型高速离心泵内的空化流动。随着空化数的逐步降低,离心泵的抗空化性能在一定流量系数范围内随着流量系数的增大而减弱,叶轮流道内叶片吸力侧出现低速流动区和二次回流的流动现象,同时叶片工作面尾缘处的局部高速区向流道内延展;空化流主要降低了叶片前半段的叶表载荷,相反叶片后半段上载荷大小却得到增加;在非空化和空化状态下,叶表和蜗壳内的压力脉动主频分别为叶轮转动频率或者其倍数和叶片通过频率。当离心泵内发生临界空化时,叶位于空泡内部的叶表监测点的压力脉动幅值得到减弱有的甚至降为0,但蜗壳内监测点的幅值均要高于非空化工况。最后,截面内的漩涡在不同时刻下发生强度和位置的变化,是造成蜗壳内压力脉动振幅值增强的主要因素。
|
|
|
|
1 |
潘森森;空化核与空化起始[J];中国造船;1989年03期 |
2 |
吴建华;柴恭纯;;垂直汇流漩涡空化的声测研究[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9年03期 |
3 |
贺成龙;吴建华;刘文莉;;空化应用研究进展综述[J];嘉兴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4 |
张瑶;罗先武;许洪元;吴玉林;;热力学空化模型的改进及数值应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10期 |
5 |
黄彪;王国玉;张博;时素果;;空化模型在非定常空化流动计算的应用评价与分析[J];船舶力学;2011年11期 |
6 |
刘厚林;刘东喜;王勇;吴贤芳;庄宿国;;三种空化模型在离心泵空化流计算中的应用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16期 |
7 |
肖天铎;深水缓坡突体和升台的初生空化数显解式[J];水利学报;1985年08期 |
8 |
夏维洪,孙景琴,贾春英;减压模型的初生空化相似律[J];水利学报;1985年09期 |
9 |
J.W.霍尔;M.L.比勒特;M.塔达;D.R.斯廷布林;胡明龙;;压力梯度对表面孤立突体消失空化的影响[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8年02期 |
10 |
彭晓星,王力,潘森森;水中空气含量对旋涡空化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1989年04期 |
11 |
黄建波,刘宝清;初生空化数的计算模型[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S1期 |
12 |
黄建波,潘森森,彭晓星;二维非恒定空化流的内部结构泡-液相互作用模型[J];水利学报;1993年03期 |
13 |
夏维洪;水质对空化初生的影响[J];水利学报;1993年11期 |
14 |
夏维洪;;初生空化的模型数据应用到原型上的问题[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3年04期 |
15 |
丁峰,董典同,陶宏;用空化数判定泵系统流体的空化断流[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16 |
倪汉根;初生空化数比尺效应的修正[J];水利学报;1999年09期 |
17 |
陈笑然;章林柯;阎兆立;陈杰;程晓斌;;基于主动超声的轴流水泵空化监测方法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1年03期 |
18 |
邬伟;熊鹰;齐万江;;基于翼剖面改型的空化抑制[J];中国舰船研究;2012年03期 |
19 |
赖喜德;廖功磊;曾维国;;离心泵的空化流数值模拟与空化余量预测[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
20 |
计志也,王天奎;回转体空化起始的特征[J];中国造船;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