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湮灭技术在玻璃性能与结构表征方面的应用
【摘要】:
本论文采用正电子湮灭寿命谱对氧化物玻璃、硫系玻璃、多孔玻璃的性能与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玻璃组成、玻璃的析晶性能、玻璃的辐照效应、以及玻璃的纳微结构等。本工作还借助玻璃的密度、显微硬度、吸收和透过光谱,以及XRD图谱等测试手段与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电子湮灭技术在研究玻璃组成、析晶性能、抗辐照性能,尤其是在研究纳米尺度的缺陷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用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研究了以ZnO为发光中心的闪烁玻璃(55-x)SiO2-45ZnO-xBaF2(x=5,10,15)、重金属氧化物玻璃xPbO-10B2O3-(90-x)SiO2(x=40,45,50,55)以及硫系玻璃GeS2-Sb2S3-PbS和(80-x)GeSe2-xAs2Se3-10PbSe(x=10-90)组成-结构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正电子寿命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玻璃的密度、显微硬度、以及短波截止波长的变化规律一致。对经不同条件热处理后的氧化物玻璃和硫系玻璃进行了正电子湮灭寿命谱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氧化物玻璃和硫系玻璃的正电子寿命各参数值与玻璃的短波吸收或透过光谱的变化规律相一致。由于短波截止波长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玻璃结构中纳米尺度的晶相生成过程,而传统XRD图谱的灵敏度不足以探测所研究的玻璃中的纳米晶,因此正电子湮灭寿命谱弥补了在研究玻璃析晶过程中这方面的不足。本论文还用正电子湮灭寿命谱研究了两个重金属氧化物玻璃系统55PbO-10B2O3-35SiO2和50Bi2O3-10B2O3-32SiO2-8Sb2O3的伽马射线辐照性能,发现两个玻璃系统在辐照作用下的正电子寿命参数有不同的变化规律,但都与玻璃的短波截止波长和透过率的变化规律一致。如对50Bi2O3-10B2O3-(40-x)SiO2-xSb2O3(x=0、1、3、8)玻璃在15.5kGy辐照剂量下辐照之后的研究发现,所有含Sb203的样品,其τ1和τ2均比不含Sb2O3的样品大,且变化规律与玻璃的短波截止波长和透过率的变化规律非常吻合。还用正电子寿命谱的长寿命τ3及其所对应的强度I3作为多孔玻璃孔结构的表征参数,即用长寿命T3表示孔径的大小,用强度I3表示孔的浓度。用DOE方法研究了多孔玻璃在酸析过程中,酸的种类、酸的浓度、酸处理时间、酸处理温度以及酸与玻璃比这五个参数对多孔玻璃孔结构的影响。DOE分析结果表明,在这五个参数中,酸与玻璃比和酸的种类这两个参数对多孔玻璃的正电子湮灭长寿命T3(即孔径)影响最大,而酸与玻璃比和酸的浓度这两个参数对多孔玻璃的正电子湮灭长寿命强度I3(即孔的浓度)影响最大。
|
|
|
|
1 |
张伟达,闵嗣桂,杨涵美;砷碲玻璃的析晶研究及其结构探讨[J];硅酸盐学报;1990年04期 |
2 |
余尧楚,杨佩红;硫系玻璃中微量杂质对光性影响的消除和测定(续)[J];玻璃与搪瓷;1988年04期 |
3 |
陈国荣,程继健;Si_3N_4对硫系玻璃的热学和力学性质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1999年01期 |
4 |
杨佩红,毛锡赉,刘建蓉;测温用硫系玻璃红外光纤[J];玻璃与搪瓷;1989年01期 |
5 |
陈国荣,程继健;硫系玻璃的N~+离子注入及表面改性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1998年04期 |
6 |
王华;杨光;许银生;章向华;顾真安;陈国荣;;新型GeSe_2-Ga_2Se_3-KI系统硫卤玻璃形成的研究(英文)[J];硅酸盐学报;2007年07期 |
7 |
杜金成,张久明,赵修建;硫系玻璃结构的RMC计算机模拟[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2期 |
8 |
毛锡赉,杨佩红;硫系玻璃红外光纤芯料的研究[J];光学学报;1985年10期 |
9 |
曹莹;聂秋华;徐铁峰;戴世勋;沈祥;王训四;;Ge_(28)Sb_6S_((66-x))Se_x玻璃系统光学特性与结构[J];光子学报;2010年07期 |
10 |
王衍行;祖成奎;赵华;何坤;赵慧峰;陈江;韩滨;;长波红外玻璃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S2期 |
11 |
梁振华,程继健;掺铁与铜的硫系玻璃的电学性质与能带结构[J];无机材料学报;1992年02期 |
12 |
杨海,褚乃林,韩兆忠,胡国元;含锗硫系玻璃中氧吸收的消除[J];稀有金属;1998年02期 |
13 |
徐峰;韩建军;赵修建;;酸浸析对多孔玻璃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07年04期 |
14 |
程继健,梁振华;Cu-As-Se硫系玻璃的结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88年04期 |
15 |
张术根,史泽哲夫;多孔玻璃膜反应器的试制与应用模拟试验[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7年S1期 |
16 |
余海湖,赵宏声,伍宏标,黄俊,毛豫兰,姜德生;多孔玻璃湿敏光纤传感头的初步研究[J];国外建材科技;1997年04期 |
17 |
李彬;金玲巧;马臣;顾越美;;发泡剂对钼渣多孔玻璃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09年04期 |
18 |
周德国;舒小武;;多孔玻璃孔径理论计算[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9 |
李岳;刘立新;朱婵媛;;热处理对多孔玻璃性能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20 |
马英仁,陆家福,闵嗣桂;硫系玻璃存储薄膜中的导电沟道[J];玻璃与搪瓷;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