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锰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催化机理探索
【摘要】:
含金属锰酶因其独特的生物功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基于含锰酶的活性中心结构,通过设计并合成与酶活性中心结构类似的金属配合物,模拟酶的催化反应,借此来研究其催化机理,成为研究这些含锰酶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模型化合物的研究,特别是研究小分子对模型化合物的催化活性的影响,深入了解含锰酶的催化机理。
基于锰过氧化氢酶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中心,合成了两类希夫碱锰配合物:含Salen类配体的锰配合物以及含Hbap类配体的锰配合物(salen为N,N'-二(亚水杨基)-1,2-乙二胺,Hbap为N-(2-亚水杨基)氨基吡啶)。其中配合物Mn(Brbap)Im、Mn(MeObap)Im、以及还原的Mn(bap)Py为新配合物。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元素分析和电化学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对上述所合成的配合物的锰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其机理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配体中苯环上取代基、溶液的酸碱性、小分子有机碱,如咪唑,吡啶等轴向配位对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苯环上给电子基团可以提高配合物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吸电子基团却没有明显的影响。溶液的pH值也可以明显调控salen类锰配合物的催化活性。
通过结合了小分子碱的配合物与原配合物的比较,我们认为有机小分子碱增强配合物催化活性的机理为:当等当量的小分子碱存在时,它首先与配合物的金属离子配位,形成了一个活性较高的中间体;当过量的碱存在时,除了与金属离子配位外,它们还起到了分子内碱的作用,协助底物质子化作用。
而对于双核的salen类锰配合物的催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机理完成的,它的结构更接近于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中心,所以它的活性稍高于单核的类似配合物。
通过对模拟配合物的结构和催化反应的研究促进了我们对锰过氧化氢酶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催化反应机理的了解,而且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将具有催化活性的配合物取代相应的酶运用于实际应用中。
|
|
|
|
1 |
赵斌,程鹏;镍铁氢化酶活性中心的结构、催化机理及化学模拟[J];无机化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孙英姬,师唯,林华宽,程鹏;碳酸酐酶模型配合物催化HCO_3~-脱水反应动力学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3 |
谭露璐;钱君律;伍艳辉;;羟醛缩合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6年01期 |
4 |
郑立庆;刘国光;孙德智;周庆祥;姚琨;;Cu~(2+)对新农药噻虫嗪水解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
5 |
熊竹君;李凤仪;邓锋杰;;硅氢加成反应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J];有机硅材料;2006年06期 |
6 |
王楠;马荣山;;耐高温α-淀粉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年04期 |
7 |
严思静;张卫民;李小燕;高曙光;;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催化浸出的研究进展[J];山西冶金;2007年04期 |
8 |
曹萌;丁克强;冬连红;;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9 |
魏福祥;刘宝友;韩菊;;环戊烷并[b]吡啶的绿色合成[J];现代化工;2008年04期 |
10 |
张步江;闫征;刘祖愉;;V_2O_5基催化剂的应用及催化机理[J];山西化工;2008年05期 |
11 |
鲁锋;沈伯雄;张增辉;朱国营;;废轮胎热解催化剂的研究初探[J];精细石油化工;2009年04期 |
12 |
李兆丰;顾正彪;堵国成;吴敬;陈坚;;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结构特征与催化机理[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06期 |
13 |
张红霞;段志琴;;稀土催渗技术的应用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14 |
李先栓;;银氨溶液呈碱性的探究[J];化学教学;2011年01期 |
15 |
李在威
,杨频;青霉素作用机理的量子药理学研究——巯基酶对β-内酰胺的进攻及催化机理[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
16 |
马万超,罗贵民,王宗睦,黄仲立,杨同书;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模拟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机理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01期 |
17 |
刘晶晶,龙敏南;氢酶结构及催化机理研究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
18 |
施安辉;李军训;徐海燕;张志焱;王刚;陈伟;;饲用酶制剂的催化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J];山东食品发酵;2005年03期 |
19 |
许占位;孙庆津;苏碧云;车兔林;宋艳虹;李要民;赵建社;;酞菁配合物对锂-亚硫酰氯电池正极的催化作用[J];电化学;2007年03期 |
20 |
张国利;张君涛;梁生荣;丁丽芹;;乙烯齐聚制α-烯烃的非均相催化剂[J];应用化工;2007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