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离子晶体中量子相干效应及电磁感应成像研究
【摘要】:量子相干效应是光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非常有趣。如电磁诱导透明、无反转光放大及折射率增强等。然而,这些研究都在气体中进行,这是因为气体介质具有能级结构简单、退相干时间长等特点,在实验中更易取得成功,但是在实际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掺稀土离子晶体中的量子相干效应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相比气体介质而言,掺稀土离子晶体具有结构紧凑、无原子扩散、易于集成和器件化等突出特点,在未来的量子信息和全光网络的实现过程中可发挥更为实际的应用。本文以Eu~(3(10)):Y_2 SiO_5和Pr~(3(10)):Y_2 SiO_5晶体为例,运用密度矩阵的方法研究原子系统对探测场的吸收和色散特性。研究了原子系统的参数对横向光学性能的影响,原子系统通过控制场的耦合,表现出折射率梯度分布(GRIN),从而可实现物体在固体原子系统中的感应成像,研究了控制场拉比频率和掺杂浓度与成像位置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在图像处理、图像传输等方面有着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内容:第一章,介绍了量子相干效应基础理论,包括相干粒子俘获、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和无粒子数反转激光。第二章,介绍了三能级(43)型原子系统的理论模型,推导了掺杂离子晶体在控制场作用下极化率的表达式。第三章,研究了三能级(43)型Eu~(3(10)):Y_2 SiO_5原子系统的横向光学特性,即探测场失谐量、控制场拉比频率、激光线宽及掺杂浓度对透过率和折射率的影响。第四章,研究了Eu~(3(10)):Y_2 SiO_5和Pr~(3(10)):Y_2 SiO_5晶体中的自成像问题。在折射率呈梯度分布,控制场是高斯光束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控制场拉比频率和掺杂浓度与自成像位置的关系,以及各参数对成像位置的影响。第五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
|
|
|
1 |
宋孝同;;离子晶体中的极化子[J];杭州大学学报;1960年01期 |
2 |
林银钟,张健,陈淑妹,易军,许宗祥,廖代伟;三维动画在离子晶体结构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2年03期 |
3 |
王万林;简单离子晶体离子半径比的计算[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
4 |
程开甲;李正中;;离子晶体中慢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的理論电子的有效質量和基态能量[J];科学通报;1958年06期 |
5 |
姚希贤;张昭曈;;掺杂离子晶体的导电机构[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6期 |
6 |
徐永康;;超离子晶体[J];世界科学译刊;1980年02期 |
7 |
钱国良,吴军,杨正举,王琪琨;掺氰根及氰酸根的离子晶体生长[J];人工晶体学报;1990年01期 |
8 |
薛卫东;离子晶体热容的一种计算[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
9 |
吾慎之;靳新华;;试论离子晶体的溶解性[J];科学教育;1996年01期 |
10 |
李国英;离子半径比规则与离子晶体的构型[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
11 |
吴永红,夏德宏;离子晶体热辐射特性的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
12 |
贾玉珍;;典型离子晶体结构教学问题的讨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3 |
邹勇,陈立溁;离子晶体中两种排斥势函数的比较研究[J];江西科学;2005年05期 |
14 |
冯少新,金庆华,郭振亚,李宝会,丁大同;碱土氟化物中离子间相互作用势经验参数的确定[J];物理学报;1998年11期 |
15 |
许小青;典型离子晶体的溶解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16 |
Hiroaki Matsumoto;镉的卤化物晶体中与卤素杂质相关的吸收和发射[J];国外发光与电光;1975年06期 |
17 |
刘向阳,蒋民华,邵宗书;KTiOPO_4晶体理论习性[J];物理学报;1988年02期 |
18 |
吴全德;离子晶体中固溶胶粒的形成和生长以及施主原子浓度(Ⅰ)[J];物理学报;1966年01期 |
19 |
王铁军;;离子晶体晶形与介质环境关系讨论[J];地质找矿论丛;2010年04期 |
20 |
胡兹莆,姚连增;离子晶体从熔态生长——Monte-Carlo模拟[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