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效应研究

汤锋  
【摘要】: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服务业发展日趋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服务业越来越显示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特征。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是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对拓展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促进现代服务企业快速成长,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研究对象,以产业集聚理论为参考,综合运用了集群理论、经济学原理及管理学等基础理论,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性问题。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开始分析,着重分析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特征以及现代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现代服务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以及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分别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约束条件和竞争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并找出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 论文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集聚内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互动模式与集聚区其他各方的互动过程,并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互动系统模型。接着通对同济设计产业园区实地调研分析加以论证以上理论研究的结论,总结归纳集聚区企业创新互动效应、影响企业创新互动的因素和适合企业技术创新互动的环境因素等等。 最后,为了更好地让现代服务业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分别从政府政策制度层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层面以及企业自身的微观层面三个层面提出增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效应的措施和建议。可以为我国发达城市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完善其服务功能提供实践和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燕;;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9年11期
2 胡晓天;徐树红;周琪;朱智;;哈尔滨市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0年20期
3 郝青青;;郑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Z2期
4 ;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吴家喜;;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方法研究——以上海国际汽车城商务核心区为例[J];经济论坛;2008年05期
6 ;推进内蒙古服务业集聚区发展[J];北方经济;2010年01期
7 程肖芬;;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与动力研究——兼论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3期
8 陈江;;上海打造服务业集聚区[J];招商周刊;2004年35期
9 李志平;白庆华;;大都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02期
10 ;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张家港扬子江冶金物流中心等10家单位苏州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称号的决定[J];苏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9期
11 张涑贤;戴峰;;基于区位熵指数的西安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0期
12 李秀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种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实践与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9年08期
13 白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中定位与选址的思考——以成都犀浦-土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例[J];四川建筑;2010年06期
14 刘炜;;MCBD——经济结构转型与低碳城区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商业;2011年05期
15 何骏;;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上海的实证研究为例[J];城市;2008年04期
16 何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以上海为例[J];经济纵横;2008年03期
17 何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以上海市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7年04期
18 葛丽娜;渠爱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9 蒋三庚;付铭;;CBD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演变规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0 周全绍;;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研究——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例[J];学术交流;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源志;;创新招商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彭晓静;;借鉴日本产业组织化合理模式,做强做大河北省现代服务业[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3 韩玉奇;;要积极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软环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冯艳;付瑶;;关于沈阳经济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几点思考[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5 ;第四章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A];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6 李兰;张小锋;;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与制度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张博;程英男;;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玉梅;李毅超;魏锁焕;范玉双;;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贾占军;;创新政府服务理念 助推关天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平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专业市场的路径选择——里水与周边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比较[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付铭;现代服务业集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刘曙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高运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炜;服务业集聚发展多极化分布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8 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9 刘成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与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关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技术创新互动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2 李继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戴琴;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韩梅;山西循环型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朱妍琦;洛阳市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杨超;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2011年
7 马凯;加快发展天津现代服务业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8 龚景顺;雨花区侯家塘街道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杜晓丽;CBD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效应机制和政府政策建议[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秀珍;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演化发展与经济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何连弟;上海廿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面启动[N];文汇报;2008年
2 记者 朱卉;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速起航”[N];嘉兴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燕冰 实习生 刘刚;41集聚区撑起苏州现代服务业[N];苏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杨洁 通讯员 易华云;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轮廓初现”[N];嘉兴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晓旭 实习生 赵思惠;淮海食品城力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N];徐州日报;2010年
6 宋晓华;全省已有百家现代服务业集聚区[N];新华日报;2011年
7 记者 张冰梓;跻身首批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N];珠海特区报;2011年
8 记者 郭锦润 通讯员 熊定鹏 罗新荣;入选数居全省第二[N];中山日报;2011年
9 记者 杨洁 实习生 张萌 通讯员 张磊;市领导调研现代服务业集聚区[N];嘉兴日报;2011年
10 记者 杨洁;嘉兴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要力争走在前列[N];嘉兴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