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张峰  
【摘要】:当前,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季节性水质问题是珠江下游地区水源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咸潮上溯问题更加凸显,影响下游珠海、澳门等地区饮用水安全。近年来,珠江上游流域枯水期来水持续偏少,加剧河口咸潮上溯,使珠海、澳门等地区供水形势更加严峻。为探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珠江上游西江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本文首先对西江流域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近55年来的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以及枯水期水库压咸调水提供科学参考。 (1)根据西江流域地理、水文气象特征,基于EasyDHM水文模拟平台,构建了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完成了各参数分区的参数率定与验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EasyDHM模型在西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构建的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客观描述该流域水文过程,可以用于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 (2)在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等要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一是从趋势变化来看,近55年来,西江流域气温上升趋势具有显著性,蒸发量下降趋势呈现显著性,降水量和径流量则基本无明显变化趋势,枯水期各水库天然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也不明显;并且未来这种趋势仍可能持续。从突变分析来看,年、枯水期以及枯水期前期平均气温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年、汛期和枯水期前期蒸发量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降水量、径流量基本无突变现象发生。从周期分析来看,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要素均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具有不同的周期成分。近年来流域枯水期来水偏枯与降水、径流的周期性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从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角度来看,降水是影响径流最主要的气候因素,其次是蒸发,其他气候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蒸发与降水而间接影响径流的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径流的影响均具有滞后效应。太阳黑子活动剧烈与西江径流量的丰枯变化也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陆乃超,韦纬;加快广西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 李蒲弥,陈丽君;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学术研究;2003年12期
3 方一平;西江流域经济走廊及其区段划分[J];经济地理;1994年04期
4 谢淑琴,刘予伟;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特性[J];人民长江;2003年10期
5 陈湘满;西江流域开发的战略地位及其管理创新[J];热带地理;2002年03期
6 谭明;中国西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趋异与晚新生代流域环境变迁[J];中国岩溶;1993年02期
7 游大伟;汤超莲;邓松;;近50年西江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变暖关系[J];广东气象;2005年04期
8 潘昌志;西江流域大风的气候统计及分析[J];广西气象;1989年02期
9 ;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份中国天气概况[J];气象学报;1936年03期
10 何华庆,陈海燕,朱杰文;“94.6”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分析[J];广东气象;1995年02期
11 姚才,黄香杏,罗桂湘;十年来广西西江流域严重洪涝的特点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04期
12 庞庭颐,李艳兰;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及防洪减灾对策[J];灾害学;1998年01期
13 高全洲,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西江流域的有机碳侵蚀通量[J];沉积学报;2000年04期
14 代明;覃剑;;西江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15 纪忠萍;胡丽甜;谷德军;吴乃庚;梁健;;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准双周振荡及大气环流模型[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5期
16 孙会国;汉景泰;张淑荣;吕喜玺;;“05-06”西江特大洪水对河流碳输出通量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6年23期
17 ;区域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8年04期
18 佘有贵;吴伟强;;西江流域“2005·0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J];水文;2006年02期
19 张永领;何桐;高全洲;;西江流域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3期
20 秦晓昊;简茂球;乔云亭;陈岩;;西江北江水流量与其上空水汽汇的时间变化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赖广梅;刘凯昌;;广东西江流域生态建设探讨[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彭端;温坚培;唐洁;;西江流域夏季严重旱涝的气候背景及前兆强信号[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候预测研究与预测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彭端;温坚培;唐洁;;西江流域夏季严重旱涝的气候背景及前兆强信号[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副热带季风与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郭媚媚;麦冠华;何伟芬;何华庆;;西江流域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罗建英;廖胜石;姚秀萍;王庆国;林开平;;西江流域致洪暴雨过程中尺度特征及机制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胡彩霞;谢平;唐亚松;谭莹莹;;西江流域洪水序列变异分析[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许凤雯;张国平;狄靖月;齐丹;;2009年7月初与2008年6月上中旬珠江流域性洪水对比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3天气预报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1年
8 覃祖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患者对戊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王士革;;泥石流灾害2001年灾情总结与2002年灾害趋势初步预测及防治对策[A];中国科协2002年减轻自然灾害研讨会论文汇编之十[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艳霖;西江高要断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行为与通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近代西江流域商品经济与市场网络的形成[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丁宁;西江流域的经济收敛与协调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张峰;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4 闭明雄;西江流域产业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宋国娟;西江流域交通运输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赖荣康;珠海地区咸潮影响因子统计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陈向东;空间视角的流域经济发展成本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8 谢绍平;西江中、下游河床下切变化及洪水预报改进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陈玉霜;岭南龙母文化地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宋永忠;西江航运与腹地农业经济外向化发展(1897~1938)[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玉麟 珠江委西江局局长 王现方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 李德新 珠江水利水电开发公司总经理 吴建青 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文局)局长 游赞培 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枫 珠江委综合技术中心(信息中心)主任;服务流域 造福地方[N];中国水利报;2009年
2 记者 李栋 胡细莺;共创西江流域美好未来[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曾永联 本报实习生 曾伟;在大西江流域增长带建设中发挥作用[N];广西日报;2010年
4 庄光曦;广西欲大力发展西江流域造船工业[N];中国工业报;2010年
5 吴小康;广西加强西江流域生态保护[N];西部时报;2011年
6 记者 姜平;珠海企业首次控股西江流域港口[N];珠海特区报;2011年
7 通讯员 邹志强 何伟芬;西江流域预警中心启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通讯员 黄金铭 徐伟宏 记者 邓宏鹰 钟少鸿;西江流域柑橘协会致力打造全国第一品牌[N];中国食品报;2009年
9 记者 莫艳萍;《广西西江流域造船工业发展规划》中期成果审查会举行[N];广西日报;2010年
10 南方日报记者 王晖辉;珠海图谋西江流域第一门户[N];南方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