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拟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当前,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生态环境恶化三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季节性水质问题是珠江下游地区水源安全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咸潮上溯问题更加凸显,影响下游珠海、澳门等地区饮用水安全。近年来,珠江上游流域枯水期来水持续偏少,加剧河口咸潮上溯,使珠海、澳门等地区供水形势更加严峻。为探究气候变化条件下珠江上游西江流域的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本文首先对西江流域进行了分布式水文模拟,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近55年来的流域水文气象要素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珠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以及枯水期水库压咸调水提供科学参考。
(1)根据西江流域地理、水文气象特征,基于EasyDHM水文模拟平台,构建了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完成了各参数分区的参数率定与验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EasyDHM模型在西江流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构建的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客观描述该流域水文过程,可以用于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
(2)在西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蒸发以及径流等要素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气候变化对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
一是从趋势变化来看,近55年来,西江流域气温上升趋势具有显著性,蒸发量下降趋势呈现显著性,降水量和径流量则基本无明显变化趋势,枯水期各水库天然入库径流变化趋势基本也不明显;并且未来这种趋势仍可能持续。从突变分析来看,年、枯水期以及枯水期前期平均气温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年、汛期和枯水期前期蒸发量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降水量、径流量基本无突变现象发生。从周期分析来看,气温、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要素均存在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具有不同的周期成分。近年来流域枯水期来水偏枯与降水、径流的周期性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从气候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的角度来看,降水是影响径流最主要的气候因素,其次是蒸发,其他气候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蒸发与降水而间接影响径流的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径流的影响均具有滞后效应。太阳黑子活动剧烈与西江径流量的丰枯变化也具有良好的响应关系。
|
|
|
|
1 |
陆乃超,韦纬;加快广西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抗灾能力[J];广西科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2 |
李蒲弥,陈丽君;西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学术研究;2003年12期 |
3 |
方一平;西江流域经济走廊及其区段划分[J];经济地理;1994年04期 |
4 |
谢淑琴,刘予伟;西江流域水资源及其特性[J];人民长江;2003年10期 |
5 |
陈湘满;西江流域开发的战略地位及其管理创新[J];热带地理;2002年03期 |
6 |
谭明;中国西江流域喀斯特景观趋异与晚新生代流域环境变迁[J];中国岩溶;1993年02期 |
7 |
游大伟;汤超莲;邓松;;近50年西江径流量变化与气候变暖关系[J];广东气象;2005年04期 |
8 |
潘昌志;西江流域大风的气候统计及分析[J];广西气象;1989年02期 |
9 |
;民国二十五年二月份中国天气概况[J];气象学报;1936年03期 |
10 |
何华庆,陈海燕,朱杰文;“94.6”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分析[J];广东气象;1995年02期 |
11 |
姚才,黄香杏,罗桂湘;十年来广西西江流域严重洪涝的特点及影响天气系统分析[J];广西气象;1997年04期 |
12 |
庞庭颐,李艳兰;西江流域中部的洪涝特征及防洪减灾对策[J];灾害学;1998年01期 |
13 |
高全洲,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西江流域的有机碳侵蚀通量[J];沉积学报;2000年04期 |
14 |
代明;覃剑;;西江流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测度与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2期 |
15 |
纪忠萍;胡丽甜;谷德军;吴乃庚;梁健;;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准双周振荡及大气环流模型[J];热带气象学报;2011年05期 |
16 |
孙会国;汉景泰;张淑荣;吕喜玺;;“05-06”西江特大洪水对河流碳输出通量的影响[J];科学通报;2006年23期 |
17 |
;区域地理[J];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1998年04期 |
18 |
佘有贵;吴伟强;;西江流域“2005·06”特大暴雨洪水分析[J];水文;2006年02期 |
19 |
张永领;何桐;高全洲;;西江流域气温变化的气候特征分析[J];资源科学;2006年03期 |
20 |
秦晓昊;简茂球;乔云亭;陈岩;;西江北江水流量与其上空水汽汇的时间变化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