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跨国并购的动因、定价及绩效研究
【摘要】:入市以来,中国企业渴望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跨国并购成为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从中国近二十年来企业跨国并购的历史来看,在2000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交易总金额大概是17.76亿美元,而在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交易总金额已经增加到1208亿美元,无论是交易的数量,还是交易的总金额,都有着巨大的增幅。但是,在数量剧增的同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质量却不容乐观。根据有关机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近年来的跨国并购中,只有不到10%的并购事件是被认为成功的,而剩下的90%失败的并购事件中,大部分都属于缺乏合作基础的一次性并购。这种并购虽然在前期也进行了大量的尽职调查,但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并购方不但可能支付高额的并购溢价,而且在并购后的经营过程中对人员管理、企业文化理念等方面的整合也会面临困境,导致并购绩效不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有合作基础、分多次进行并购的渐进式跨国并购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并购过程的动因、定价和绩效。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公司并购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企业跨国并购的类别、动因、定价及绩效分析等。案例研究部分本文选取鸣志电器渐进式并购APPLIED MOTION PRODUCTS,INC.(下文简称:AMP公司)为案例,分析得出鸣志电器渐进式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增强鸣志电器的品牌影响力;获取AMP先进的技术、人才,提升研发能力;扩展营销网络,进入北美市场;推动鸣志全球化的战略转型。在讨论并购的定价时,本文基于AMP公司历史发展业绩,采用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结合目前市场常用的风险系数值,预测AMP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通过分析认为实际收购过程中的并购价格是合理且有利于并购方鸣志电器的。同时,本文通过整理分析鸣志电器渐进式并购过程中两次并购行为前后公司的财务绩效,发现在两次并购之后,鸣志电器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提升。在非财务绩效方面,并购之后的鸣志电器内部整合效果良好;与AMP公司明确了生产分工,扩充公司产能;获取先进技术、人才;扩大销量,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明确了未来技术发展战略——北美技术中心。本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进行跨国并购之前双方的长期合作、相互了解为本次并购奠定了基础;存在合作基础的渐进式并购有利于并购动因的明确,也更容易达成对并购方更有利的定价,提升公司业绩。同时,本文总结鸣志电器渐进式并购案例后,也获得以下几个启示:明确并购目的是进行跨国并购的第一步;制定合理的定价是跨国并购的关键;渐进式跨国并购有利于并购后的企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