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玉米秸秆酶水解及发酵乳酸的研究

黄爱玲  
【摘要】:纤维素是植物纤维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植物纤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为其寻求高效的利用,一直是众多学者所重视的课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植物纤维资源中农作物秸秆丰富的特点,选用玉米秸秆为原料、乳酸为目标产物,采用两种工业上使用的酶,对原料酶水解影响因素及其水解动力学和乳酸发酵等进行了研究。 纤维素的酶水解速度很慢,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一定时间内、不同水解条件下,秸秆经纤维素酶水解所产生的还原糖浓度来表示水解速度。 本课题选用两种工业上用作纺织面料抛光用的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使用这种酶水解植物纤维未曾见报道。研究酶水解影响因素,目的是寻求最适酶水解条件。研究发现纤维素酶的活力对pH的变化敏感,不同的酶最适pH也有所不同。实验条件下Suhong cellish L最适pH=4.4,Cellusoft L最适pH=4.8,同时还与水解温度有关;纤维素酶对温度变化也很敏感,温度影响酶蛋白的热稳定性、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和速度常数等。当温度升高,水解速度加快,但纤维素酶随温度升高易发生热变性而失活,最适温度是两者的综合,最适温度也随水解时间等因素有所变化,实验条件下水解时间从16h到24h,两种酶的最适温度从55℃到50℃;研究还发现,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活化和稳定纤维素酶的作用,实验中加入1-2%的吐温80类表面活性剂,水解24h,Suhong cellish L水解得到还原糖浓度增加25%,Cellusoft L还原糖浓度增加14%;同时还研究了酶浓度、底物浓度对酶水解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各水解影响因素,得出Suhong cellish L最适水解条件为pH4.4,温度50℃,加入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后,水解经稀酸预处理的玉米秸秆(100g/L),水解48h还原糖浓度达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杰能科开发高效纤维素酶[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1年04期
2 ;龙力生物:纤维素乙醇开启未来[J];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29期
3 钱时权;石亚中;伍亚华;马龙;张斌;赵大庆;陶志杰;谢海伟;孙兰萍;许晖;;纤维素酶对山葡萄渣中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3期
4 ;利用纤维素酶降低磨浆能耗[J];造纸信息;2011年09期
5 王岩岩;郭卢云;刘涛;张崇尧;吴光旭;;纤维素酶提取绿茶茶多酚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7期
6 吴永军;;利用纤维素酶降解水溶性壳聚糖的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吕健;詹怀宇;付时雨;;纤维素酶在不同长度纤维上的吸附行为[J];中国造纸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喆;郑业灿;蔡广志;杨亚楠;;纤维素酶制备水溶性壳聚糖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1年06期
9 王娜娜;杨翔华;张全;姚秀清;;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1年06期
10 龚信芳;李平;梁磊;朱明军;;木薯渣分批补料酶水解及酒精发酵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04期
11 马伟超;李一婧;姚霞冬;胡进静;安建平;;双水相萃取纤维素酶的研究[J];中国食品工业;2010年10期
12 陈旭;;纤维素酶在染整中的应用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年04期
13 丁海龙;;酶减量工艺探讨[J];江苏印染;1994年02期
14 宋伟杰;陈国强;齐本坤;苏仪;万印华;;电场强化纤维素酶超滤过程研究[J];化学工程;2011年06期
15 张强;岳淑宁;张红艳;李文孝;胡云红;李忠玲;;壳聚糖固化绿色木霉A10产纤维素酶的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16 张鹏;沈炼成;茹神来;邢韵;黄烨;;纤维素酶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的初探[J];广州化工;2011年13期
17 王妍;陈晓慧;刘晶;于殿宇;;高湿挤压米糠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2011年06期
18 杨斌;张美云;刘华;;纤维素酶改性的棉浆与针叶木浆配抄性能[J];纸和造纸;2011年07期
19 王明生;何钢;陈介南;;双菌种同步糖化共发酵造纸污泥生产乙醇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0 张燕兴;曾亚岚;许桂红;赵德清;;裂褶菌发酵培养产酶条件的优化及用于废新闻纸脱墨的研究[J];造纸科学与技术;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忆隆;;纤维质原料(杨木粉)水解最优条件的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2 吴昊;解生权;韩晓颖;;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技术概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冯文英;;固体纤维素酶的浸渍条件优化及其特性研究[A];中国造纸学报2003年增刊——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燕华;冯定远;;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的比较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彬;冯定远;;纤维素酶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薛艳林;玉柱;白春生;孙杰;;纤维素酶制剂对苜蓿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春燕;蔡坤;王化山;周艳艳;刘四新;;产紫青霉HBZ003产纤维素酶发酵条件的优化[A];2009年海南省微生物学检测及质量保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卢珣;章明秋;容敏智;;全植物纤维复合材料——Ⅱ.剑麻纤维自增强复合材料的酶降解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黄燕华;冯定远;;不同来源纤维素酶对鹅胰腺和小肠内容物消化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韫滔;禤淑霞;龙传南;龙敏南;胡忠;;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泽超;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张晓萍;低聚糖和纤维类碳源对里氏木霉合成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王玉国;新型嗜热纤维素酶的性质研究及协同水解纤维素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4 陈春润;黑翅土白蚁体内纤维素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骥;福寿螺(Ampullaria crossean)多功能纤维素酶EGX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6 冯月;木霉菌株产酶培养及其特定底物酶解过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廖红东;磁性纳米颗粒固定纤维素酶和产酶丝状真菌转化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张名佳;纤维素酶高效水解、回收再用与反应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陈明;利用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吕家华;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纤维的作用[D];东华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玲;玉米秸秆酶水解及发酵乳酸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夏安;纤维素酶水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郑世仲;高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畜禽粪便处理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贺芸;产耐高温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在贵;特异腐质霉Humicola insolens(YH-8)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6 王玮;尖孢镰刀菌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林元山;糖蜜酒精废液诱导康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8 舒勤;嗜碱性芽孢杆菌Bacillus sp.AC-2产纤维素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杨敏;玉米秸秆制取生物乙醇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刘慧琳;家族9纤维素酶结构域重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菁莎 王颉 刘景彬;纤维素酶的应用现状[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2 平远 译;纤维素酶可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N];福建科技报;2004年
3 庞晓华;秸秆生产燃料乙醇进程加快[N];中国化工报;2004年
4 山东农业大学 王纪亭;饲料原料资源匮乏出路何在[N];中国畜牧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许惠;川味真 开创调味品新时代[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6 ;2009年印染行业节能减排优秀技术创新成果推介[N];中国纺织报;2009年
7 梦杨;重庆昊元 使中国调味品业走向纵深[N];中国贸易报;2005年
8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张军民 韩怀动;酶制剂在饲料中的作用[N];中国畜牧报;2002年
9 ;生物质资源取之不尽[N];经理日报;2006年
10 郭凤莲 陈存社;微生物制备复合酶制剂研究进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