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三维矩形编织规律的研究

李毓陵  
【摘要】:复合材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性能的可设计性,反映在三维编织上就是要求能够按照需要的单元结构、截面形状和尺寸编织出三维预型件。三维编织技术是目前获取三维预型件的有效手段。纵横编织是其中发展最快的一种技术。纵横编织中,编织锭子的编织模式决定了最终三维预型件的单元结构和截面形状。本文将在综合分析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就编织模式与编织锭子的移动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目的是得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获取编织模式的方法,为最终解决面向性能要求的编织模式的获取问题奠定基础。 三维编织的原理为:具有某种纤维取向和排列的连续纤维三维预型件的制备工作,在将单元结构中纤维的取向和排列抽象为单元立方体中一些直线的取向和排列之后,可以转化为纤维束端点在某一平面上运动与垂直于该平面的移动的组合来完成。纵横步进编织法是实现三维编织的有效方法,它是通过载纱锭子沿编织盘上纵横交叉的轨道移动,结合编织纱沿垂直于编织盘方向的移动来完成编织过程。由于实现编织物沿垂直于编织盘方向的移动并不困难,因此纵横编织的研究要点为编织锭子在编织盘上的运动,纵横编织的基本要素为编织模式,编织盘构成和编织锭子。要达到设计编织预型件的目的,必须构筑出所需的编织模式,而构筑出编织模式的前提是建立编织锭子的移动与编织模式之间的关系。 为了研究的方便和表达的简洁,论文首先在分析了现有的编织过程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描述编织过程的新方法——编织图法,即用一个方格阵表示编织盘的构成,每一个方格代表锭子在编织盘上可能占据的位置,用在方格上标识符号或色泽表示该位置存在编织锭子。方格阵左侧的步进阵表示各行锭子的横向移动模式,方格阵顶侧的步进阵的形式表示纵向各列锭子的移动模式。由方格阵和步进阵组成的编织图,全面表达了编织基本要素。将不同作用的编织锭子所对应的方格用不同的色泽或符号标识出后,使方格阵不仅可以清楚地表达出编织锭子在编织盘上的初始排列状态,同时还可以表示出所编织的预型件的截面形状。由两个数阵组成的步进阵简洁明了地表达了编织模式,步进阵中的数字与编织锭子的行或列的移动有直接的对应关系,以数阵形式来表示编织模式,使编织模式数字化,以利于深入地展开对编织过程的理论分析。 论文接着对纵横编织过程中编织盘的合理结构以及编织锭子在编织盘中安 放时应当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讨论。遵循这些原则才能使建立在方格阵基础上的各 种分析过程是可靠的、合理的,同时又便于使分析研究的结论能够应用到实际的 编织中。在讨论合理的方格阵的结构时,按照纵横编织的原理,分析了方格阵上 方格的移动特点后,指出方格阵是由主体阵和四周的边阵组成的。合理的方格阵 中,任意一行(列)两侧的边阵列(行)数必须相等,但行与行、列与列或行与列 之间的边阵列(行)数可以不相等。在实际编织时考虑到实现编织锭子移动的难 易程度和编织盘的品种适应性等因素,一般所有的行(列)边阵列(行)数设计 为相等,但行与列不一定相等。论文进一步应用纵横编织的原理,讨论了编织锭 子在编织盘上的安放原则,即为实现纵横编织,在主体阵内不能有空格,必须用 编织锭子填满主体阵,而且开始编织前边阵中必须有编织锭子,边阵中每行(列) 编织锭子的数量不得少于行(列)边阵列(行)数。编织异形截面三维预型件时, 一般采用包含此异形截面的矩形方格阵,并在包含此异形截面的主体阵内,用载 纱锭子安放出异形截面,接着按照编织模式确定其它载纱锭子与空载锭子的位 置,以此构筑出编织异形截面三维预型件的基础。 接下来论文拟从普遍的意义上建立各编织要素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对编 织过程中的本质问题进礴述。以解决翩锭子的移动轨迹与编织模式之间关系 的相关研究中,研究手段大多数都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以直观图的方式进行 编织过程描述,得出的一些结论只能针对某一具体的编织过程,难以适应其它的 编织过程的问题。为此,论文将方格阵进一步抽象为数学中的集合,将编织模式 抽象为对集合的映射,并设定左边阵的左侧与右边阵右侧相接,形成封闭;上边 阵的顶部与下边阵的底部相接,亦形成封闭,此时,编织过程可以抽象成为数学 中的置换过程。论文通过“4步法”、“8步法”和“口”字形截面预型件3个编 织实例,具体阐述了数学抽象过程,并对编织过程进行了置换运算。发现纵横编 织的每一步都可独立写成置换形式,在将表达纵横编织每一步的置换写成轮换幂 形式后,幂指数就是纵向阵(或横向阵)相应位置的步长。而完成一个编织循环 就是将代表每一次步进的置换按照顺序相乘,结果也可表达为一个置换。当表示 一个步进循环的置换表达为不相交的轮换的乘积时,从表达式中可以得出纵横编 织的一些特性,如编织锭子的移动轨迹、编织锭子的分组数、每组中编织锭子的 个数等。采用置换表达后,编织过程成为集合中元素的置换过程。由此,论文建 立了普适性的编织模式与编织锭子移动之间的关系,只要编织模式即步进阵得到 确定,集合中所有元素的置换和相互关系都能得到确定,即从理论的角度得到了 一定编织模式下,编织盘上所有锭子的初始位置以及移动轨迹。依据移动轨迹还 ?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建勋,蒋云,陆晓华,张建钟;三维编织机锭子、轨道及锭槽结构尺寸的选择[J];宇航材料工艺;1998年03期
2 李宗迎;贺辛亥;杨超群;郑占阳;郭杰赞;王俊勃;;基于减纱技术的三维编织携纱器的设计[J];纺织器材;2014年06期
3 曹秀成;;纺织情怀始终如一,信阳锭子纺遍天下![J];纺织服装周刊;2022年12期
4 宋成龙;陈家新;李阳;;基于数字图像的锭子振动检测平台开发[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1年05期
5 王进;石艳青;于贺春;张国庆;王文博;王东强;王仁宗;;纺纱锭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原工学院学报;2021年05期
6 苏丁仓;;诺维巴最新锭子创新技术[J];纺织器材;2018年05期
7 崔陆军;王成银;杜虹;尚会超;翁玉东;郭强;;高速纺纱锭子特性检测实验研究[J];毛纺科技;2018年11期
8 扈昕瞳;张玉井;孟婥;孙以泽;;编织锭子放线速度对纱线张力调控的建模与影响[J];纺织学报;2017年06期
9 吉庭婷;徐旭松;范真;李京;张伟;;细纱机锭子优化设计及可靠性分析[J];现代纺织技术;2017年05期
10 苏丁仓;;锭子轴承[J];纺织器材;2012年01期
11 朱德昭;;锭子结构的革新[J];纺织器材;2012年S1期
12 刘万宏;;新型锭子对节能降耗增效的影响[J];纺织器材;2010年02期
13 陈燊;;锭子振动测试的数学模型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0年03期
14 胡传勇;赵辉军;李杰;;提高锭子产品性能 服务于国内外用户[J];纺织机械;2010年03期
15 黄定华;;锭盘清洁装置的制作[J];棉纺织技术;2009年05期
16 李学成;;锭子的不规范操作16例[J];纺织导报;2008年04期
17 朱德昭;;平底锭子的性能特点[J];棉纺织技术;2007年01期
18 齐晓旭;马晓建;何勇;;纺纱锭子的振动分析[J];现代纺织技术;2007年02期
19 周群;高速棉纺锭子的弹性支承设计[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0 徐彪,朱红伟;锭子高速化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纺织机械;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学成;;锭子的使用与维护保养[A];“技术提升产业 创新成就未来”——2006“苏拉杯”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万宏;;浅谈使用新型锭子对节能降耗增效的影响[A];2010年全国现代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万宏;;新型锭子对节能降耗增效的影响[A];“经纬股份杯”2010’促设备、器材、专件技术进步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滔;吕跃勇;方保信;;新型高速高性能平底锭子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效果分析[A];“经纬股份杯”2012’“强专件、促设备、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朱德昭;;锭子结构的革新[A];“经纬股份杯”2012’“强专件、促设备、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经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吕跃勇;李青;;锭尖球面对锭子性能影响分析[A];新型纺纱机械和工艺技术研讨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陈瑞琪;吴文英;;纺纱锭子高速的研究[A];“经纬杯”全国环锭细纱机技术进步和纺纱器材、专件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立森;;高性能纺纱锭子与紧密纺和细纱高速化[A];“德昌杯”2006年全国紧密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学成;;锭子使用中不规范操作16例[A];“安徽潜阳杯”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新型纺织器材科技成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朱德昭;;平底锭子的性能特点[A];“安徽潜阳杯”2008年全国推广应用新型纺织器材科技成果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1 朱德昭;侯海民;;棉纺锭子的发展趋势——高效平稳、低耗节能、低噪声[A];2006中国棉纺织行业技术进步战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2 周小飞;;包覆丝机用包覆锭子常见结构形式[A];“经纬股份杯”2010’促设备、器材、专件技术进步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3 王瑜芳;朱红伟;;高速锭子结构的探讨[A];“经纬股份杯”2010’促设备、器材、专件技术进步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4 李学成;;摇架和锭子不规范操作若干例[A];“经纬股份杯”2008’纺纱主机及关键器材、专件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经验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5 唐健;;二维视图辅助创建三维实体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6 杨桥;李启敏;;降低JWF1516JM紧密纺弱捻纱的探讨[A];“同和杯”2008年全国紧密纺纱技术开发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7 赵萍;;三维辅助城市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18 王翔;杨小利;王钧;;三维织物及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9 屈晓波;;三维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设[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0 胡建明;;三维块段储量计算法的研究与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毓陵;三维矩形编织规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邵国为;多型变结构连续编织工艺及锭子定轨变道实现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22年
3 扈昕瞳;碳纤维编织锭子在端面立式编织中的结构优化与状态调控[D];东华大学;2020年
4 陈泰生;三维符号及其共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小申;三维模糊集[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阚酉浔;基于多源测量数据融合的三维实景重建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7 唐雪海;北京市城六区三维绿量估算与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黄洁莉;企业科技创新的三维价值财务协同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林巧文;制度变迁视角下三维地籍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10 屈建;基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增强壳聚糖三维材料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1 曹海建;三维机织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2 仲苏洋;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损伤演化与失效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13 李良;近场三维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及目标提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2年
14 邵将;三维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刚度模型及刚度性能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15 杜成珠;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的纺织微带天线[D];上海大学;2012年
16 许福军;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为基础的共形承载侧馈微带天线的仿真设计和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7 吴际;成本驱动的一种通用三维片上网络设计[D];武汉大学;2012年
18 康苏海;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及可视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9 李蓓蓓;三维织物仿真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20 张勇斌;基于单幅编码图像三维场景不标定欧氏重构技术[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博;高速单弹性锭子动态振动特性优化及仿真分析[D];中原工学院;2022年
2 郭一辰;高速纺纱锭子实验平台的优化及锭子特性的检测与分析[D];中原工学院;2020年
3 李智浩;双弹性锭子的动态特性研究[D];中原工学院;2020年
4 冯战勇;超高速低能耗锭子优化设计及减振降噪机理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20年
5 王敏鹏;高速纺纱锭子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及评价[D];东华大学;2012年
6 杜宏睿;环锭细纱机锭子传动机构节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7 王文彬;基于虚拟仪器的锭子振动测试分析系统的研制与应用[D];东华大学;2005年
8 王珍珍;电机式锭子振动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9 邢圆圆;三维编织主动携纱器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
10 赵亮;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锭子动态特性研究[D];中北大学;2009年
11 吴豪杰;清潩河水质三维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D];郑州大学;2017年
12 张芯瑜;面向室内定位的三维场景数据组织与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3 曹宁;计算机三维人物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14 韩江月;基于FDTD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光谱辐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年
15 唐磊;基于线框模型的三维实体重构问题的分析与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6 李晶;三维碳/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17 周越;论文电影与三维特效融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1年
18 董文瑾;基于三维动画短片的角色设计探讨[D];山西大学;2021年
19 柏华洁;城市地表景观的三维抽象与表达[D];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2006年
20 胡佳航;数字化三维插画的表现语言与应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2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王继征;用户眼中的“三好锭子”[N];中国纺织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王继征;发挥既有优势打造中国好锭子[N];中国纺织报;2018年
3 本报记者 王继征;纺精品纱离不开好锭子[N];中国纺织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王羽;锭子:赢得市场还靠高端产品[N];中国纺织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段永利 许海坡;“三高”锭子受欢迎[N];中国纺织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段永利;小锭子创出大品牌[N];中国纺织报;2014年
7 ;如何延长锭子的寿命[N];中国纺织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段永利 赵原;锭子:萧条下调整前行[N];中国纺织报;2014年
9 ;改进锭子节能增效[N];中国纺织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许海坡;做高性能锭子专家[N];中国纺织报;2011年
11 本报记者 高华斌;国产锭子要适应高速纺纱需求[N];中国纺织报;2008年
12 本报记者 李秀明;河南二纺机:五项专利铸就王牌锭子[N];中国纺织报;2008年
13 本报记者 许海坡;节能降耗锭子为企业赢得新天地[N];中国纺织报;2010年
14 本报记者 李秀明;河南二纺机:打造中国锭子第一品牌[N];中国纺织报;2010年
15 本报记者 王继征;坚持高标准 带来高品质[N];中国纺织报;2018年
16 本报记者 李秀明 通讯员 牛延娆;十年一剑试锋芒[N];中国纺织报;2002年
17 曹焕枫;山西经纬专件锭子厂新产品开发紧盯用户[N];中国纺织报;2011年
18 ;如何实现细纱节能高效生产[N];中国纺织报;2012年
19 高宇 邵明;区文旅局“三维发力”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N];滁州日报;2021年
20 报道组 吴怡婧 郑晨 见习记者 胡灵萍 通讯员 郑宇琦;万田乡用三维实景地图管好村庄[N];衢州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