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聚丙烯腈基活性中空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孙俊芬  
【摘要】:本文以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为前驱体,进行预处理、预氧化、炭化、活化和表面涂覆过程的研究,研制出具有丰富微孔和中孔结构的PAN基活性中空炭纤维(PAN-ACHF),其比表面积高,对小分子物质肌酐和中分子物质VB_(12)具有很高的吸附率,使其不仅适用于气相和液相低分子量分子的吸附,而且可应用于催化、医药及液相吸附等涉及较大分子的领域。此外,通过FTIR、SEM、DSC、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氮气自动吸附议、分光光度计等测试分析手段,对PAN基的预氧化纤维、炭纤维和活性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反应机理以及PAN-ACHF的孔结构表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五种含磷化合物(NH_4)_2HPO_4、(NH_4)H_2PO_4、(NH_4)_3PO_4、H_3PO_4、HPO_3对后继PAN—ACHF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选择出合适的含磷化合物对PAN中空纤维进行预处理。 研究结果表明,(NH_4)_2HPO_4是所研究的五种含磷化合物中最为合适的PAN中空纤维的预处理剂。用(NH_4)_2HPO_4预处理过的PAN-CHF的比表面积远远大于用其它含磷化合物处理过的样品,达到59m~2·g~(-1)。用(NH_4)_2HPO_4预处理过的PAN—ACHF的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766m~2·g~(-1),其中中孔的比表面积也达到了最大值174m~2·g~(-1);对中分子物质VB_(12)的吸附率达到了最大值,为97.7%。 2.选用(NH_4)_2HPO_4对PAN中空纤维进行预处理,研究其对后继PAN—ACHF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合理选择最佳预处理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当(NH_4)_2HPO_4溶液的浸渍浓度为4%,浸渍时间为30min时,所得到的PAN—ACHF具有最佳的结构和性能,此时的BET比表面积达到了最大值,为513m~2·g~(-1);对VB_(12)的吸附率达到了最大值,为86%;PAN—ACHF中的中孔数目是最多的。 3.系统研究预氧化过程中,预氧化条件对后继PAN—ACHF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合理选择最佳预氧化条件。 研究结果表明,PAN中空纤维的最佳预氧化条件为230℃,5hr。此时的PAN—ACHF的BET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666m~2·g~(-1),同时,中孔的比表面积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从涛;覃小红;王善元;;预氧化温度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合成纤维;2007年12期
2 许志献;徐晶;徐樑华;代永强;金日光;;用XRD研究高等规聚丙烯腈环化反应的反应度[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孙国防;许志献;代永强;薛立伟;张力;易凯;李金波;金日光;;群子统计理论研究PAN预氧化过程的成环机理[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石鑫;邹均庭;王雨松;昌志龙;谢怀玉;徐樑华;;聚丙烯腈空间立构在预氧化进程中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余阳;周美华;薛刚;;PAN基静电纺纳米纤维毡的预氧化、碳化研究[J];材料导报;2009年20期
6 李小佳,罗倩华,朱一钧,王海舟;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预氧化过程组成结构的演变[J];中国科学B辑;2001年01期
7 张旺玺;彭素云;;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及其预氧化[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8年02期
8 张旺玺;;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基纳米碳纤维[J];纺织科学研究;2010年03期
9 于晓强,庄光山,丁洪太,蔡华苏;聚丙烯腈基碳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环构化机理[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10 尹燕,崔永芳,葛继均,周花;基膜改性的壳聚糖/聚丙烯腈渗透汽化中空纤维复合膜[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2期
11 张旺玺;提高聚丙烯腈原丝及其碳纤维质量的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2004年06期
12 冀克俭,张银生,张以河,汪信,张复涛,刘元俊,邵鸿飞,毛如增,蔡华苏;聚丙烯腈纤维炭化过程中纤维表面的XPS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13 覃小红;杨恩龙;王善元;;静电纺丝:聚丙烯腈炭化制备碳纳米纤维[J];国际纺织导报;2007年05期
14 骆效雄,潘鼎;碳纤维用聚丙烯腈新型共聚物的制备[J];化工新型材料;2003年08期
15 杨恩龙;覃小红;李妮;赵从涛;王善元;;静电纺聚丙烯腈纳米纤维毡的炭化[J];纺织学报;2007年04期
16 于美杰;吴益民;朱波;王成国;孙锦龙;沈铁伟;曹岳强;;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组织结构的遗传与演变研究[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0年06期
17 张旺玺;王艳芝;;熔融纺丝工艺制备碳纤维原丝[J];合成技术及应用;2007年03期
18 宋成文;王同华;;预氧化条件对聚丙烯腈炭膜性能的影响[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7期
19 陈桂莲;巨安奇;徐洪耀;潘鼎;陈惠芳;;炭纤维原丝用丙烯腈/衣康酸单甲酯共聚物的制备及热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20 张兴华;温月芳;杨永岗;刘朗;王茂章;;中空与实芯聚丙烯腈(PAN)原丝的成形与性能研究[J];材料导报;200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青芸;万灵书;徐志康;;聚丙烯腈多孔材料的热致相分离制备及其炭化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邹志量;夏延致;隋坤艳;纪全;全凤玉;;无卤阻燃改性聚丙烯腈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周花;董炎明;陈立富;张立同;陈小君;;稳定化气氛对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热稳定化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4 方立峰;朱宝库;徐又一;;基于聚合物PI和PAN多孔碳膜制备的探索[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梁颖琳;岳奇伟;乔显营;李志宏;吕永根;;X射线小角散射研究碳纤维原丝预氧化过程中的微孔结构[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王芳;万灵书;徐志康;;聚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两亲性共聚物的ATRP合成[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张会宁;古励;于鑫;;化学预氧化对混凝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的影响[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8 李佳;师彦平;;氧化物中空纤维微萃取管新型样品前处理材料的研究[A];西北地区第六届色谱学术报告会甘肃省第十一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杨座国;侯智德;;中空纤维陶瓷膜制备工艺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晨;彭梦婷;侯贤灯;郑成斌;龙舟;;使用中空纤维的液/液/液薄膜微萃取和毛细管电泳法进行汞形态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俊芬;聚丙烯腈基活性中空炭纤维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滕新荣;超临界CO_2条件下聚丙烯腈和聚酯的合成研究[D];东华大学;2002年
3 井敏;PAN基预氧丝在碳化过程中的工艺及物化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程振锋;聚苯醚基中空纤维离子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张斌;硫氰酸钠体系超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溶胀和溶解过程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韩俊南;杂萘联苯聚芳醚砜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喻献国;导电含硫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储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8 刘演新;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接枝改性及其衍生物[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9 朱群玉;聚丙烯腈基活性中空炭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10 董兴广;聚丙烯腈纤维纺丝成形机理及工艺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锋;碳中空纤维徵孔膜的研制[D];天津工业大学;2000年
2 魏居杰;废弃聚丙烯腈吸水改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邱英华;聚丙烯腈基炭—炭复合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赵从涛;静电纺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及其炭化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5 孙国防;高性能碳纤维制造工艺改进和聚丙烯腈预氧化成环机理的XRD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付正芳;聚丙烯腈基中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储氢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胡坚;聚丙烯腈基中空超细碳纤维的制备及形貌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徐晶;高等规聚丙烯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9 李鹏洲;碳纳米管/聚丙烯腈碳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10 贾存龙;高分子量聚丙烯腈湿法纺丝工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维新 周义本;仪化增产四孔中空纤维[N];中国石化报;2001年
2 武晓东 张蕾;天津工大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获国家二等奖[N];中国纺织报;2009年
3 ;预氧化技术开发“卡林” 型金矿有突破[N];中国黄金报;2002年
4 王芝华;邹永明;涂光炽院士盛赞预氧化技术[N];中国矿业报;2002年
5 高原;保暖性能好 中空人造纤维受青睐[N];中国纺织报;2007年
6 王玲李晓佳;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环氧封头获推广[N];中国化工报;2008年
7 中国化纤经济信息网 蔡行;再生纺:旺季不旺[N];中国纺织报;2007年
8 刘春;仪化开发13旦中空纤维[N];中国纺织报;2006年
9 于小凡;中空纤维膜分离器环氧封头实现成果转化[N];中国建材报;2010年
10 周昊 记者 李丽云;碳纤维国产化核心技术瓶颈终获突破[N];科技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