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热稳定性研究及其在棉织物退浆、精练中的应用
【摘要】:生物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环境友好等特性使其受到人们的关注,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在高温时不可避免发生失活行为,生物酶的热稳定性差已经成为限制其高温应用的重要瓶颈,因此研究生物酶的热稳定性及探索提高酶耐热性的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α-淀粉酶在溶液中的热稳定性,探讨了各种添加剂对α-淀粉酶耐热性的影响,并研究了酶在失活前后的粒径和荧光变化情况,分析了引起α-淀粉酶热失活的原因。结果表明,中温α-淀粉酶在溶液中的热失活符合一级动力学,其热稳定性很差,醋酸钙、乳酸钠、L-组氨酸和低分子量壳聚糖(LWCS)能够明显提高α-淀粉酶的耐热性。其中,LWCS的效果最好。醋酸钙和乳酸钠的复合物对α-淀粉酶A的热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效果比单独使用两种添加剂要好得多,但对α-淀粉酶B却没有这种效果。α-淀粉酶在高温下,粒径增大,发生聚集,而热稳定剂能通过抑制酶的聚集延缓酶的失活。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热稳定剂的加入也改变了酶的构象,使其处于更完美的状态,从而提高了酶的耐热性。
在退浆时,酶的失活行为发生在织物上,本论文也研究了α-淀粉酶在棉织物上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温α-淀粉酶在棉织物上的热失活同样符合一级动力学,但失活速率相对其在溶液中明显变慢,这说明棉织物也是α-淀粉酶很好的热稳定剂。加入各种添加剂后,酶的耐热性进一步得到改善,尤其是LWCS的加入,能够使α-淀粉酶在100℃以上保持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各种因素对棉织物α-淀粉酶退浆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处理工艺为:α-淀粉酶B浓度为0.5 g/L,LWCS浓度为15 mmol/L,汽蒸时间为15 min,汽蒸温度为100℃,溶液pH值为6,在此工艺条件下对棉织物进行退浆处理后,测定退浆率为98.6%。
果胶酶在纺织上,尤其是在棉织物精练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果胶酶的性能研究却不够深入。本论文详细探索了精练用果胶酶酶活的测定方法,结果发现,果胶酶A由于能够水解苹果果胶,而且产物在紫外区236 nm处出现特征吸收峰,所以可以采用紫外法测定其活性。但果胶酶A无法作用于棉织物上的果胶,所以不能用于棉织物精练;果胶酶B由于无法水解苹果果胶,不能采用紫外法测定其活性,但果胶酶B能水解棉织物上的果胶,因此可以以棉织物上的果胶为底物,通过研究果胶酶B对果胶的去除情况,测定其酶活。
本论文也研究了果胶酶B的酶学性质和热稳定性,当果胶酶B的浓度为0.16 g/L时,果胶酶B的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值范围为7~9。果胶酶B在低于70℃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70℃时失活半衰期为131.2 min。
棉织物上的果胶和蜡质都会影响其润湿性能,而且蜡质的影响效果要远远大于果胶物质。因此,在精练时需要结合果胶酶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同时去除果胶和蜡质。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分析,确定果胶酶棉织物精练的最佳工艺为:预处理(沸水煮5 min)→处理液(果胶酶B溶液2 g/L,pH=7)→两浸两轧(轧液率100%)→90℃处理30 min→2 g/L平平加O溶液中100℃煮20 min→充分水洗。处理后,果胶去除率为93.8%,毛效为18.4 cm。
本论文采用一浴法对棉织物进行退浆、精练,确定最佳的处理工艺为:处理液(α-淀粉酶0.5 g/L,果胶酶B 1g/L)→两浸两轧(轧液率100%)→90℃处理20 min→2 g/L平平加O溶液中100℃处理20 min→充分水洗。在此工艺条件下测得织物的前处理效果为:退浆率96.4%,果胶去除率90.4%,毛效18.6 cm。
|
|
|
|
1 |
张嘉;李多伟;管茂东;倪晓峰;;酶法制取仙人掌原汁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10期 |
2 |
张苏勤;双酶法澄清枣汁工艺研究[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
3 |
张亚川,马文,冯一兵;α-淀粉酶研究的最新状况[J];肉品卫生;1999年08期 |
4 |
顾红燕,齐鸿雁,张洪勋;高大毛霉制取果胶酶发酵条件实验[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
5 |
;西瓜皮提取果胶技术[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6年02期 |
6 |
王旭;周庆礼;;PEG/(NH_4)_2SO_4双水相萃取法提取果胶酶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年09期 |
7 |
王旭;周庆礼;;双水相萃取法提取果胶酶的研究[J];中国酿造;2007年12期 |
8 |
张帅;刘永;黄广磊;;α-淀粉酶对面包品质的改良[J];中国酿造;2008年08期 |
9 |
吕庆林;;果胶酶在果酒和果汁生产中的应用[J];江苏食品与发酵;1982年04期 |
10 |
陈玮;;果胶酶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87年03期 |
11 |
王福荣,陈敏;分光光度法测定α-淀粉酶活力[J];酿酒科技;1992年03期 |
12 |
郭爱莲,王少辉,刘忠;产果胶酶芽孢杆菌X_g-01的分离、筛选及发酵条件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3 |
杨军,赵学慧;果胶酶对果蔬制汁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技;1998年03期 |
14 |
巫华美,秦淮,项明,李筑艳,周建;禾黑芽枝霉诱变体果胶酶的应用研究[J];贵州科学;1998年03期 |
15 |
陈健旋;应用果胶酶澄清甘蔗汁[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6 |
王鸿飞;李和生;庄荣玉;;用果胶酶澄清桑椹果汁的工艺研究[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5年04期 |
17 |
孙立波;杜宝山;付芝;;在淀粉液态培养基中生产枯草杆菌α-淀粉酶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8 |
翁庆北;赵维娜;万晴姣;;习酒酒曲中产淀粉酶细菌分离及性质研究[J];酿酒科技;2006年01期 |
19 |
陈凤莲;方桂珍;;α-淀粉酶对小麦麸皮中淀粉的酶解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06年03期 |
20 |
胡长海;曾凌;;仙人掌米露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6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