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烷基炔的选择性点击化学研究
【摘要】:氟原子所具有的强电负性和半径相对较小的特性,因此有机氟化学在合成化学、药物研发、材料化学等各领域被广泛应用。本论文通过氟烷基炔烃化合物与有机叠氮进行了点击反应,来高效获得一类4-氟烃化的1,2,3-三氮唑衍生物。本项论文的工作内容具体如下。本论文首先优化了氟烷基炔烃点击化学的反应条件,即:氟烷基炔烃与等当量的叠氮化合物在DMF中,于60℃,5mol%Cp*Ru Cl(PPh_3)_2催化反应12小时,即可高效选择性的得到单一构型的4-氟烷基1,2,3-三氮唑衍生物,其绝对构型通过化合物6lg的单晶衍射确认。随后在此最优条件下,对不同取代基的氟烷基炔烃和叠氮化合物分别进行了研究,以70-98%的分离收率得到46个结构新颖的4-氟烷基1,2,3-三氮唑衍生物,进一步说明反应具有优异的收率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本论文还进一步了探索出氟烷基炔烃与端炔以及苯基叠氮与苄基叠氮进行点击化学反应的选择性。在铜盐催化体系中,叠氮化合物与端炔的1,3-偶极环合具有高效选择性,而叠氮化合物与氟烷基炔烃在同等条件下进5%的转化率;在钌络合物的催化体系中,苄基叠氮、烷基叠氮能够很好与氟烷基炔烃进行点击反应,而相同条件下苯基叠氮与氟烷基炔仅有3%的转化率。为此设计合成了含有氟烷基炔烃与端炔的二炔烃4a,先在铜催化剂作用下,苯基叠氮先高选择性的与4a的端炔部位反应获得单一构型的1,4-取代三氮唑化合物5a,其收率93.7%;接着在钌催化作用下,苄基叠氮与5a的氟烷基炔部分反应得到7a,其收率为74.8%。
|
|
|
|
1 |
朱遐;删除猪的氟烷基因的DNA检测技术[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1期 |
2 |
伍少钦;唐荣福;吴志君;邓志欢;;PCR-RFLP方法检测猪的氟烷基因[J];广西畜牧兽医;2007年05期 |
3 |
陈庆云;杨震宇;;氟烷基化和氟烷氧基化的研究 2.在铜存在下氟烷基碘与芳烃的反应[J];化学学报;1985年11期 |
4 |
彭先文,梅书棋,郭万正,程妮;氟烷基因PCR-RFLP检测技术在杜洛克猪和长白猪中的应用[J];养猪;2004年06期 |
5 |
黄维垣,谢银保,何先祺,黄炳南;全(多)氟烷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J];应用化学;1993年06期 |
6 |
邓雯,庞有志,马彦博,刘玉梅,王李辉,王卓;猪氟烷基因的研究进展[J];家畜生态;2004年04期 |
7 |
陈庆云;杨震宇;;氟烷基化和氟烷氧基化的研究 8.钯(O)催化氟烷基碘对炔烃的加成反应[J];化学学报;1986年10期 |
8 |
郭咪咪;梅书棋;乔木;吴俊静;李助南;;巴克夏猪氟烷基因PCR-RFLP分析[J];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08期 |
9 |
杜晓婷;刘锐;张水明;杨卫景;吴正红;陆建中;金建芳;;PCR-RFLP技术检测嘉兴凤桥种猪氟烷基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
10 |
雷明刚;戴丽荷;李凤娥;左波;洪杏娜;邓昌彦;熊远著;;猪氟烷基因PCR-RFLP检测新引物设计与条件优化[J];养殖与饲料;2005年10期 |
11 |
王荣梅;苏荣胜;;猪氟烷基因的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
12 |
易玲敏,詹晓力,陈丰秋;(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的“活性”/可控聚合[J];化学进展;2004年06期 |
13 |
方美英,姜志华,刘红林,黄月英,李齐贤,朱婉茹,李学斌,陈杰;应用PCR-SSCPs、PCR-RFLPs技术检测猪氟烷基因[J];养猪;1997年01期 |
14 |
陈庆云;裘再明;;氟烷基化和氟烷氧基化的研究——17.2-氟烷基吡咯的合成新法[J];有机化学;1987年01期 |
15 |
王春艳;郑旭;高月;宋恒元;;辽宁省部分地区种猪氟烷基因检测统计与分析[J];现代畜牧兽医;2015年03期 |
16 |
宋忠旭;彭先文;梅书棋;华升;;氟烷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大白猪选育中的应用[J];养殖与饲料;2006年10期 |
17 |
郭彩云,王珊娣;ω-氯氟烷基醇,烯烃及环氧化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1994年02期 |
18 |
杨波;方向;杨雪艳;吴范宏;;一种有效合成5-氟烷基噁唑啉的方法[J];有机化学;2013年08期 |
19 |
陈庆云;陈建国;;氟烷基化与氟烷氧基化的研究——25.甲酸/三乙胺引发氟烷基碘对烯烃的加成[J];有机化学;1988年04期 |
20 |
赵中权;帅素容;杨显彬;尹公鹏;余先琼;;藏猪氟烷基因PCR-RFLP和序列多态性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