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冰温、气调包装和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上的应用

凌萍华  
【摘要】:为了改善南美白对虾黑变快、货架期短的情况,本研究以上海南汇地区所产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力、感官评价、细菌总数、常规理化指标,研究了冰温、气调包装和保鲜剂等保鲜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为南美白对虾保鲜加工的规模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冰温贮藏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影响的研究。通过冻结实验,得知南美白对虾的冰点为-2.2℃。在贮藏的过程中,冰温贮藏组的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与黑变、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值、菌落总数(TBC)的变化速率均显著低于冷藏方式;冰温贮藏组的感官得分显著高于冷藏组。冰温贮藏的南美白对虾货架期可达8 d,常规冷藏仅为4 d。冰温贮藏作为一种物理保鲜方法,能显著减缓南美白对虾品质下降速度,延长货架期,而且无需添加保鲜剂,避免了食品安全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推广价值。 2、南美白对虾气调包装工艺及保鲜效果评价。采用高阻隔包装材料K-PET/PE复合袋,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气调包装,(4±1)℃冷藏。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综合感官评定分、色差L*值、色差b*值、p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评价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85% CO_2 / 5% O_2/10% N_2和40% CO_2/30% O_2/30% N_2两种气调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使南美白对虾的冷藏货架期延长至12天。 3、4-己基间苯二酚( 4-hexylresorcinol , 4-HR ) +1%壳聚糖(A组)、0.01%4-HR+1%壳聚糖(B组)和0.05%4-HR+1%壳聚糖(C组)在冷藏条件下对生鲜南美白对虾黑变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测定了南美白对虾的理化指标和4-H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组一直具有最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最低的黑变感官评分,但是在第4天4-HR的残留量已经超过了1mg/kg;A组和B组在4天内黑变感官评分和酚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4-HR的残留量分别在第8天和第6天超过1mg/kg,根据TBC、TVB-N的变化可知A、B、C三组的货架期分别为6天、6天和8天,而对照组1只有4天。一定浓度的4-HR与壳聚糖复配保鲜不仅能高效且安全地减缓南美白对虾黑变进程,而且能延长货架期。 4、冰温技术结合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变抑制组分(M),使用黑变抑制组分(M)及1%的壳聚糖处理南美白对虾,进行冰温贮藏。结果表明: M保鲜剂配方为0.01% 4-己基间苯二酚+1.5%柠檬酸+1%抗坏血酸,冰温贮藏能显著减缓TVB-N值、pH值和TBC值增加速度,M配方保鲜剂能有效抑制虾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黑变,冰温技术结合M配方保鲜剂保藏南美白对虾能互补二者优缺点,能显著减低黑变感官得分,PPO活性、TVB-N、pH值和TBC的增长速度。比(4±1)℃冷藏的货架期延长近1倍。冰温技术结合保鲜剂能有效防止虾类黑变和延长品质货架期。 5、涂膜及气调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使用黑变抑制组分(M)和1%壳聚糖(Chitosan)的复合保鲜剂,结合气调保鲜南美白对虾,气调采用高阻隔复合包装袋( K-PET/PE ),使用40%CO_2/30%O_2/30%N_2 (Ⅰ)和85%CO_2/5%O_2/ 10%N_2(Ⅱ)2种气调包装,(4±1)℃冷藏。组合(Chitosan+Ⅰ)、(Chitosan+M+Ⅰ)、(Chitosan+Ⅱ)、(Chitosan+M+Ⅱ)分别在第6天、第8天、第12天和第14天开始出现显著黑变;相比对照组,所有处理组在整个贮藏期内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组合(Chitosan+M+Ⅱ)保鲜效果最佳,使(4±1)℃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约2倍。涂膜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MAP)的处理方式是南美白对虾保鲜的有效手段,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6、气调包装结合冰温贮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对南美白对虾实施(85%CO_2/5%O_2/10% N_2)的气调包装,并且进行冰温贮藏(通过冻结试验以及温度波动情况确定冰温贮藏温度)。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货架期为4天,冰温组的为8天,气调包装组为12天,气调结合冰温组为16天。气调包装和冰温技术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两者的结合使用可有效防止虾类黑变和延长虾的品质货架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凤霞,吕建华;净菜气调包装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当代生态农业;2003年Z1期
2 安建申,张慜,郭杰,詹仲刚;6-苄氨基嘌呤对气调包装芦笋贮藏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3 陶瑛,卢立新;主成分分析法在气调包装果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4 张鹏程;;气调包装中保鲜混合气体配制技术[J];气体分离;2005年02期
5 吴俊,罗叶峰,尤佳,李先一,肖功年,张慜,郭杰;气调包装对不同含水率食用菌货架期保鲜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6期
6 卢立新,王志伟;气调包装果蔬贮藏寿命预测[J];食品科学;2004年06期
7 雷桥,周颖越,徐文达;气调包装中双孢蘑菇的护色及湿度调节研究[J];食品工业;2004年04期
8 刘季孟;气调包装品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5期
9 王家国,王金刚;气调包装与肉的颜色[J];肉类工业;2001年04期
10 刘季孟;气调包装气体含量检测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1年03期
11 岗夫;果蔬气调包装的保鲜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外食品;2003年05期
12 赖植滨,陈为旭;枇杷的气调小包装试验[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13 忠峙;新鲜果蔬气调包装与维护策略[J];上海包装;1996年02期
14 徐文达,严伯奋,陶宁萍,欧杰;新鲜食品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J];食品工业;1997年03期
15 ;欧洲市场食品新型软包装[J];中国包装工业;2003年07期
16 张嫚,周光宏,徐幸莲;冷却牛肉的气调保鲜包装[J];食品科学;2004年02期
17 刘颖,王如竹,李云飞,田平海,张天龙;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测定气调包装中O_2、CO_2和C_2H_4[J];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12期
18 赖植滨,陈为旭,王昊;气调包装中的配气技术[J];包装工程;1995年01期
19 马家骥;气调包装机械的研究与开发[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0年01期
20 付丽;孔保华;;气调包装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J];农村新技术;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静君;韩晓祥;励建荣;;低温气调对香菇保鲜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永吉;励建荣;朱军莉;仪淑敏;张旭光;李学鹏;;气调、真空和空气包装对冷藏(3±0.5℃)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刘永吉;励建荣;朱军莉;仪淑敏;李学鹏;;气调、真空和空气包装对冷藏鱼糜制品品质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凌萍华;谢晶;;凡纳滨对虾CO_2/O_2/N_2气调包装保藏工艺优化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褚益可;雷桥;欧杰;;气调包装牛肉中风味物质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庆丽;项方守;励建荣;朱军莉;李学鹏;;壳聚糖复合生物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对冷藏模拟蟹肉品质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肖功年;张慜;汤坚;;草莓、平菇气调包装条件下的呼吸特性变化规律[A];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段静芸;徐幸莲;周光宏;;壳聚糖和气调包装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唐伟强;廖良银;潘永刚;;气调包装的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A];第六届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德;胡红艳;巩雪;;大米气调保鲜技术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华伟;鲜果气调包装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陆东和;海芦笋硅窗气调包装保鲜工艺、机理和模型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姜天甲;主要食用菌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及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安建申;延长绿芦笋和水蜜桃保鲜贮藏期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5 张进杰;中国南方传统腊鱼加工、品质及安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章银良;海鳗腌制加工技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7 陈守江;初始密闭包装及联合1-MCP处理控制梨和葡萄产后品质劣变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芳;低温改良气调包装半加工菜贮藏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姜丽;不同保鲜处理对紫背天葵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及其POD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孟祥勇;加压氩气及其联合处理对鲜切青椒和黄瓜保鲜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胜平;带鱼生物保鲜剂及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0年
2 格桑卓玛;生鲜牛肉调理及气调包装方法对贮藏过程中品质安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3 万森;菠菜气调包装数学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2年
4 张维益;冷鲜鹅加工及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相变化及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阮贵萍;高氧气调包装生鲜调理猪肉保鲜及菌相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麦馨允;杨桃气调包装呼吸速率模型与品质变化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7 褚益可;牛肉保鲜工艺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8 凌萍华;冰温、气调包装和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上的应用[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9 傅小华;气调包装气体比例混合与检测系统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10 袁璐;高氧气调包装对冷却肉贮藏期间保水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京;食品的气调包装方法[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张鹏程;谈气调包装[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 韩雪山;浅谈使用食品气调包装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中国包装报;2001年
4 何京;采用食品气调包装技术的四大要素[N];中国包装报;2003年
5 张鹏程;气调包装中保鲜混合气体如何配制[N];中国包装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张海青;新鲜美味 一“调”就灵[N];中国包装报;2006年
7 侯沁芳;新一代气调包装保鲜技术研发成功[N];现代物流报;2006年
8 钟保旺;气调包装在鲜肉保鲜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9 缪惟民;食品气调保鲜包装前景远大[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韩文;气调包装别乱“调”[N];中国包装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