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温、气调包装和保鲜剂在南美白对虾保鲜上的应用
【摘要】:为了改善南美白对虾黑变快、货架期短的情况,本研究以上海南汇地区所产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力、感官评价、细菌总数、常规理化指标,研究了冰温、气调包装和保鲜剂等保鲜方法对南美白对虾的保鲜效果。为南美白对虾保鲜加工的规模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冰温贮藏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的影响的研究。通过冻结实验,得知南美白对虾的冰点为-2.2℃。在贮藏的过程中,冰温贮藏组的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与黑变、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pH值、菌落总数(TBC)的变化速率均显著低于冷藏方式;冰温贮藏组的感官得分显著高于冷藏组。冰温贮藏的南美白对虾货架期可达8 d,常规冷藏仅为4 d。冰温贮藏作为一种物理保鲜方法,能显著减缓南美白对虾品质下降速度,延长货架期,而且无需添加保鲜剂,避免了食品安全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潜在推广价值。
2、南美白对虾气调包装工艺及保鲜效果评价。采用高阻隔包装材料K-PET/PE复合袋,对南美白对虾进行气调包装,(4±1)℃冷藏。通过测定各处理组的综合感官评定分、色差L*值、色差b*值、pH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等指标评价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85% CO_2 / 5% O_2/10% N_2和40% CO_2/30% O_2/30% N_2两种气调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使南美白对虾的冷藏货架期延长至12天。
3、4-己基间苯二酚( 4-hexylresorcinol , 4-HR ) +1%壳聚糖(A组)、0.01%4-HR+1%壳聚糖(B组)和0.05%4-HR+1%壳聚糖(C组)在冷藏条件下对生鲜南美白对虾黑变的抑制作用的研究。测定了南美白对虾的理化指标和4-H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组一直具有最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最低的黑变感官评分,但是在第4天4-HR的残留量已经超过了1mg/kg;A组和B组在4天内黑变感官评分和酚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4-HR的残留量分别在第8天和第6天超过1mg/kg,根据TBC、TVB-N的变化可知A、B、C三组的货架期分别为6天、6天和8天,而对照组1只有4天。一定浓度的4-HR与壳聚糖复配保鲜不仅能高效且安全地减缓南美白对虾黑变进程,而且能延长货架期。
4、冰温技术结合保鲜剂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黑变抑制组分(M),使用黑变抑制组分(M)及1%的壳聚糖处理南美白对虾,进行冰温贮藏。结果表明: M保鲜剂配方为0.01% 4-己基间苯二酚+1.5%柠檬酸+1%抗坏血酸,冰温贮藏能显著减缓TVB-N值、pH值和TBC值增加速度,M配方保鲜剂能有效抑制虾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黑变,冰温技术结合M配方保鲜剂保藏南美白对虾能互补二者优缺点,能显著减低黑变感官得分,PPO活性、TVB-N、pH值和TBC的增长速度。比(4±1)℃冷藏的货架期延长近1倍。冰温技术结合保鲜剂能有效防止虾类黑变和延长品质货架期。
5、涂膜及气调保鲜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使用黑变抑制组分(M)和1%壳聚糖(Chitosan)的复合保鲜剂,结合气调保鲜南美白对虾,气调采用高阻隔复合包装袋( K-PET/PE ),使用40%CO_2/30%O_2/30%N_2 (Ⅰ)和85%CO_2/5%O_2/ 10%N_2(Ⅱ)2种气调包装,(4±1)℃冷藏。组合(Chitosan+Ⅰ)、(Chitosan+M+Ⅰ)、(Chitosan+Ⅱ)、(Chitosan+M+Ⅱ)分别在第6天、第8天、第12天和第14天开始出现显著黑变;相比对照组,所有处理组在整个贮藏期内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的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组合(Chitosan+M+Ⅱ)保鲜效果最佳,使(4±1)℃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约2倍。涂膜保鲜剂结合气调包装(MAP)的处理方式是南美白对虾保鲜的有效手段,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6、气调包装结合冰温贮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影响的研究。对南美白对虾实施(85%CO_2/5%O_2/10% N_2)的气调包装,并且进行冰温贮藏(通过冻结试验以及温度波动情况确定冰温贮藏温度)。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货架期为4天,冰温组的为8天,气调包装组为12天,气调结合冰温组为16天。气调包装和冰温技术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两者的结合使用可有效防止虾类黑变和延长虾的品质货架期。
|
|
|
|
1 |
王凤霞,吕建华;净菜气调包装的发展及应用前景[J];当代生态农业;2003年Z1期 |
2 |
安建申,张慜,郭杰,詹仲刚;6-苄氨基嘌呤对气调包装芦笋贮藏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2期 |
3 |
陶瑛,卢立新;主成分分析法在气调包装果蔬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1期 |
4 |
张鹏程;;气调包装中保鲜混合气体配制技术[J];气体分离;2005年02期 |
5 |
吴俊,罗叶峰,尤佳,李先一,肖功年,张慜,郭杰;气调包装对不同含水率食用菌货架期保鲜的影响[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6期 |
6 |
卢立新,王志伟;气调包装果蔬贮藏寿命预测[J];食品科学;2004年06期 |
7 |
雷桥,周颖越,徐文达;气调包装中双孢蘑菇的护色及湿度调节研究[J];食品工业;2004年04期 |
8 |
刘季孟;气调包装品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5期 |
9 |
王家国,王金刚;气调包装与肉的颜色[J];肉类工业;2001年04期 |
10 |
刘季孟;气调包装气体含量检测分析[J];食品与机械;2001年03期 |
11 |
岗夫;果蔬气调包装的保鲜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外食品;2003年05期 |
12 |
赖植滨,陈为旭;枇杷的气调小包装试验[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
13 |
忠峙;新鲜果蔬气调包装与维护策略[J];上海包装;1996年02期 |
14 |
徐文达,严伯奋,陶宁萍,欧杰;新鲜食品气调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J];食品工业;1997年03期 |
15 |
;欧洲市场食品新型软包装[J];中国包装工业;2003年07期 |
16 |
张嫚,周光宏,徐幸莲;冷却牛肉的气调保鲜包装[J];食品科学;2004年02期 |
17 |
刘颖,王如竹,李云飞,田平海,张天龙;气相色谱法一次进样测定气调包装中O_2、CO_2和C_2H_4[J];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12期 |
18 |
赖植滨,陈为旭,王昊;气调包装中的配气技术[J];包装工程;1995年01期 |
19 |
马家骥;气调包装机械的研究与开发[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0年01期 |
20 |
付丽;孔保华;;气调包装在冷却肉保鲜中的应用[J];农村新技术;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