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域下“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局势的日益发展,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以及“失能化”对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我国养老功能资源有效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老龄化局面的严峻性。与此同时,基于我国老年人口失能情况调查发现,我国老年人口在其19年的余寿之中,带病或失能状态平均长达十年之久。立足于如上所述我们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我国长期惯行的“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因其导致我国老年人口在养老过程中对于医疗卫生方面以及对于长期护理方面需求的失衡而加剧了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程度。“医养结合”作为一种创新的养老模式,将“医疗”与“养生/养护”巧妙地结合了起来,该养老模式通过多层次,专业化的角度有机地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很好地规避了我国长期惯行的“医养分离”的养老模式导致的我国老年人口在养老过程中对于医疗卫生方面以及对于长期护理方面需求的失衡的局面。故基于此,立足于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背景,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前“医养结合”的创新养老模式进行研究及分析,对于我国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分为六部分对于我国基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系统地研究,其中第一部分为绪论,对于基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根本的研究目的是结合当前国内“医养结合”形势和相关政策,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全面推开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二部分对共生理论的内涵以及基于共生理论的养老模式的各大要素进行了罗列和说明;第三部分以山东省R市L区为例,系统研究了该区的养老模式现状,并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及比较分析,分析其养老模式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养老模式经验,针对性地对R市L区养老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第五部分从完善共生环境、强化共生基质以及健全共生关系三个层面对R市L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开展提供对策及建议,具体对共生环境的完善可以细分为养老服务政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医养结合服务的标准及规范、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等四个部分,对强化共生基质方面细分为健全人才培训机制、设立民办非企业组织以及提升硬件设施三部分。最后一部分为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详实的文献调研及系统分析,以期为R市L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