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氧水平对鳜呼吸方式、葡萄糖代谢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摘要】:池塘养殖模式下普遍存在溶氧昼夜变化现象,一般情况下池塘溶氧下午最高,晨昏最低。鳜(Siniperca chuatsi)是我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贵淡水鱼类之一,主要以池塘养殖模式为主。由于其独特的摄食习性,喜欢在晨昏捕食,所以晨昏低溶氧水平可能会影响鳜的代谢水平。因此,本论文以鳜幼鱼为试验材料,首先通过呼吸室法测定了鳜浮头点、窒息点,不同溶氧水平下不同组织的呼吸代谢酶活性变化分析低氧胁迫应答;在池塘溶氧昼夜变化下测定了鳜血糖、乳酸等生化指标、葡萄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溶氧变化对鳜肝组织结构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为鳜低氧代谢机制和池塘养殖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静态呼吸室法测定鳜的浮头点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鳜浮头点为1.61 mg/L,窒息点为0.65 mg/L。在密闭水族箱中,分别测定了溶氧5、4、3、2、1 mg/L时,心脏、脑、肝脏和肌肉中丙酮酸脱氢酶(PDH)、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乳酸含量,及PDH-E1α、LDH-A基因表达量,结果显示,随着溶氧水平下降,各组织中PDH、LDH活性分别呈下降、上升趋势,其中,肝脏和肌肉中PDH活性在3 mg/L时显著下降(P0.05),心脏、肌肉和脑、肝脏LDH活性分别在3 mg/L、2 mg/L时显著上升(P0.05);当溶氧1 mg/L时,各组织中乳酸含量上升至最高;随溶氧水平下降,各组织中LDH-A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1),除心脏外,其余组织中PDH-E1α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当溶氧降至3 mg/L时,耗氧率出现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溶氧水平小于3 mg/L时,鳜通过有氧呼吸减少,无氧呼吸增加,耗氧率降低,以适应低氧环境生存。(2)测定了夏季池塘溶氧水平的昼夜变化,在高氧(T1-17:00)、中氧(T2-23:00)、低氧(T3-7:00)、中氧(T4-11:00)、高氧(T5-17:00)五个连续时间点采样,比较鳜池塘常氧组(5 mg/L)与昼夜溶氧变化组血浆葡萄糖、乳酸含量,肝脏糖原、乳酸和ATP含量,肝脏葡萄糖代谢酶(己糖激酶HK、果糖磷酸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柠檬酸合酶CS、乳酸脱氢酶LDH、糖原分解酶GP)活性与基因表达量,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1)一天中,池塘溶氧经历“常氧(9:00-2:00,平均溶氧10.7 mg/L)与低氧(2:00-9:00,平均溶氧2.18 mg/L)”的周期性交换变化;(2)在T3、T4时,血浆葡萄糖显著降低,乳酸含量显著升高;肝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显著升高,ATP含量显著降低;肝脏有氧代谢酶CS活性显著降低,无氧代谢酶LDH活性显著升高;肝脏糖酵解酶HK、PFK、PK酶活性显著升高,糖原分解酶GP活性显著升高;HK、PFK、PK、LDH、GP基因表达量显著上升,CS表达量显著下降,GLUT2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池塘溶氧昼夜周期性变化时,低溶氧阶段会引起鳜葡萄糖代谢发生变化,由有氧代谢转变为无氧代谢,池塘低氧阶段糖酵解活动加强。(3)比较鳜池塘常氧组(5 mg/L)与昼夜溶氧变化组之间肝组织结构、肝细胞凋亡数目以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溶氧下降至中氧水平(T2-23:00),肝细胞数目开始减少,组织出现水肿;溶氧水平最低时(T3-7:00),肝组织水肿导致空泡化现象更严重;随溶氧水平逐渐恢复,肝组织空泡化现象恢复正常;低氧时(T3-7:00),试验组肝脏抗凋亡基因Bcl-2显著上升,促凋亡基因Bax显著下降,试验组肝细胞凋亡数目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低溶氧下鳜肝组织结构出现空泡化现象,但未引起肝细胞凋亡。
|
|
|
|
1 |
邓放;周小毛;;氯虫苯甲酰胺对菜青虫鱼尼丁受体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4年07期 |
2 |
胡国宏,孙广华,朱世成,熊占山,顾权;低溶氧量对怀头鲇呼吸代谢耗氧率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2年02期 |
3 |
陈璐;赵艳丽;郭晓宇;史彬林;闫素梅;;赖氨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年09期 |
4 |
罗凤;卢永恩;杨猛;练兴明;;氮胁迫对水稻营养生长期氮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
5 |
江天棋;张扬;姜亚洲;李磊;孙鹏;唐保军;;不同溶解氧水平下厚壳贻贝的贝壳开放行为和呼吸代谢[J];中国水产科学;2021年10期 |
6 |
林枫;刘佳;陈华峰;;栽培年限对东北人参中皂苷合成基因表达量的影响[J];吉林林业科技;2016年03期 |
7 |
陈松波,陈伟兴,范兆廷;鱼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J];水产学杂志;2004年01期 |
8 |
周玮;田甲申;吴比;张弼;;工厂化养殖条件下仿刺参不同生长阶段呼吸代谢的特征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9 |
冯雪;陈丕茂;秦传新;周艳波;袁华荣;李娜;乔培培;;温度和体重对南海野生紫海胆(Anthocidaris crassispina)呼吸代谢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23期 |
10 |
林小涛,张秋明,许忠能,计新丽;虾蟹类呼吸代谢研究进展[J];水产学报;2000年06期 |
11 |
董云伟,董双林,张美昭,田相利,王芳;变温对刺参幼参生长、呼吸代谢及生化组成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5年05期 |
12 |
李朝华;余作奔;高天龙;任志明;李荣华;母昌考;宋微微;王春琳;;不同生长期三疣梭子蟹的耗氧率、排氨率和窒息点[J];生物学杂志;2017年05期 |
13 |
田志梅;马现永;王丽;熊云霞;邱月琴;杨雪芬;高开国;温晓鹿;胡友军;蒋宗勇;;长期饲喂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猪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