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线开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据连年来北极科考数据显示,随着海冰融化速度明显加快,夏季无冰期即将实现。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北极航线的三条航线中,目前已经有国家实现东北航道的全线商业航行。北极航线开通后,成为更具经济性、更具挑战性的海上运输通道,使得世界的贸易市场紧密联通。我国受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影响,海上运输是我国国际贸易运输的主要途径,而且海上运输具有低价格、高运输量的特点。北极航线开通所引起的海上运输路径的变化终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首先介绍了北极航线开发的概况,主要从北极自然资源的开发现状、北极航道的通航现状、影响北极航线开发的因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北极自然资源以能源资源和渔业资源为主。北极目前仅有东北航线实现夏季商业航行,西北航线将会是下一个有待实现全线通航的航线。影响北极航线开通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极区自然环境特殊。二、多边政治博弈。三、法律和组织基础薄弱。接着从北极航线开发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作用机制出发,参照各国对北极航线的探索实践,基于北极航线开发以及通航现状,从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理论、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经典公共物品博弈理论四个理论层次以及理论给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来阐述。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通过北极航线改变世界贸易流向,对我国贸易流入最显著的是北极能源资源的流入;技术差距理论在空间方面主要是通过距离来影响技术扩散的,北极航道通航最主要的影响是缩短海运距离,我国将充分利用距离优势发展核心技术,提高自身贸易水平;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引入无形的要素,充分发挥无形要素的作用,密切与北极航线沿线国家的联系,提高贸易能力;经典公共物品博弈模型中为防止有的国家出现“搭便车”的行为,引入二阶惩罚机制,结果证实二阶惩罚机制能在惩罚系数更大的范围内促进更多的国家参与北极航线的合作管理,由北极航线的合作拉动我国港口贸易的合作。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来研究北极航线开发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经实证检验表明,中国的人均GDP、资本劳动比率、贸易依存度以及是否均加入WTO对中国的贸易进出口呈正相关关系,且均达到预期,北极八国的人均GDP、海运距离和汇率变动幅度与进出口贸易呈负相关关系,北极八国的GDP未达到预期。中国与美国、俄罗斯以及加拿大的贸易效率较高,与瑞典、芬兰等这些国家的进出口效率较低,反映了我国贸易的不平衡性。但是北极航道开通以后,中国与瑞典、芬兰等这些国家的贸易效率与传统航线的贸易效率相比有很大的提高,表明航运距离的缩短对贸易效率的多重影响。通过海运距离缩短能够使中国与北极八国贸易距离节省9.42%,进出口潜力平均提升28.82%左右,出口潜力平均提升21.46%左右。最后提出建议。一是加强我国北极科考的力度,为我国外贸提供条件。二是完善北极的法律法规,协调多边外贸组织。三是加快对北极航运中心的研究,组织国内港口合作,提高港口综合实力。四是加强与北极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中国的北极战略符合本国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