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产养殖户参与水产养殖保险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从1989年开始,我国水产品产量已经连续30年排在世界首位,逐步成为世界最大的水产养殖国之一,淡水养殖方式已经慢慢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突飞猛进,基本实现了从“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方式的转变。淡水水产养殖保险在我国的整个保险系统,尤其是农业保险体系中是才兴起的的保险种类,这几年在社会上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关注度。与此同时,由各行各业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保险对于分散风险和补偿损失的作用是很大的。自然灾害不能避免,但可以通过保险手段来帮助水产养殖户尽早地脱离灾害的影响,并且能带动水产养殖业繁荣发展。近几年,学者对渔业保险进行了一些宏观层面的研究,但以水产养殖户作为研究点切入的实证研究还很不足。由于针对上海淡水养殖保险市场已开展的研究很少,特别是针对淡水养殖保险的实证研究还不足,尤其缺乏针对最重要的主体——水产养殖户的深入研究和具有参考意义的方法论。因此,本研究对于上海市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而国内的研究也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珍贵的参考作用。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上海水产养殖户参与水产养殖保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分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水产养殖保险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虽然上海的发展规划重点不在水产养殖业,但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水产养殖业作为整个大农业中农林牧渔的一部分,即使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水产养殖户的数量也不在少数,并且上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些补贴的方式在上海也可以较为顺利的开展下去。本文以上海为调查地点,着重在青浦朱家角地区、练塘地区展开调研,借助SPSS、Amos的经济学研究工具对指标进行分析,同时,在实证部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影响水产养殖户投保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样本数据的分析结果结合实际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方法。本论文由五个部分,总计六个章节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涵盖了绪论以及文献述评,重点是阐述目前水产养殖保险的研究背景、现状、意义、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在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找出目前研究的短板和不足;第二部分是上海水产养殖业以及上海水产养殖保险的现状、发展历程、发展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提出研究假设,阐述问卷结构和研究设计,从需求推动供给的研究点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上海市淡水水产养殖保险的需求部分;第四部分则对调查所获得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在经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测量模型分析、结构模型分析之后,最终得出保险属性、风险感知、养殖户的认知水平、优惠补贴、推荐渠道会对淡水水产养殖保险需求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宣传虽不显著,但对投保意愿也有正向影响关系;第五部分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最终结论,并对水产养殖保险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之后水产养殖保险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