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使得拉曼信号得以若干数量级的增强,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荧光背景,很适合含水的生物体系的检测。合适的增强基底对获得优质的增强信号尤为重要。本论文应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几种不同的银胶,并结合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能进行表征。以色氨酸为检测对象,比较这几种银胶的增强效果;将SERS技术应用到色氨酸及含有色氨酸的几种双肽样品的探测中,分析其作用机制和谱图规律。具体内容如下:
1.制备经典的灰色和黄色透明银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其浓度、尺寸、形状和均一性。比较这两种银胶对色氨酸的SERS光谱,发现黄色银胶对色氨酸的增强效果要好很多。
2.采用双还原剂法制备出尺寸可调的银纳米棱柱,等离子共振峰可从400nm左右调节到近红外区域。然而这种银胶对色氨酸的增强效果却很差,我们推断可能是胶体制备时稳定剂PSSS的加入,干扰了被检测物与银胶的接触和作用。
3.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制备了改良版银胶,紫外可见吸收谱证明其中含有三角形的银纳米颗粒,而且对色氨酸的增强效果比黄色银胶要好,增强机制也不同。
4.探测了色氨酸的固体粉末和水溶液的常规拉曼光谱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并完成了对谱中主要峰位的指认工作。并且探究了色氨酸与银胶作用时结合的位点。
5.探测了含有色氨酸的一些双肽(Trp-Trp、Trp-Tyr、Tyr-Trp、Trp-Gly、Gly-Trp)的SERS光谱,研究其增强机理,并且发现这些双肽的SERS谱与其N-端的残基的SERS谱极为相似,认为与N-端连接的氨基酸的双肽SERS谱有关,而基本上与其C-端连接的氨基酸的双肽SERS谱无关。
|
|
|
|
1 |
施建成,王桂华,王欣,章宗穰;新鲜铁表面锈蚀过程的拉曼光谱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2 |
;对硝基苯甲酸在水溶液和银胶中的紫外拉曼光谱(英文)[J];光散射学报;2005年01期 |
3 |
林汉杰;银胶体系中快速测定CR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4年02期 |
4 |
凌德洪,周义新,过祥龙;吡啶在银胶、氯化银胶中的表面拉曼增强(SERS)[J];量子电子学报;1985年04期 |
5 |
林汉杰,姜滇;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分子在银胶体系中的表面增强因子的计算[J];分析测试仪器通讯;1995年02期 |
6 |
李子芳,付石友,王明吉,王云山,王洪波;氯离子引起结晶紫分子表面增强喇曼散射进一步增强的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
7 |
张振龙,朱纪春,王秀如,张忠锁,莫育俊;4-二甲胺基偶氮苯在银胶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8 |
傅石友,张鹏翔,李秀英;氯离子对银胶中表面增强喇曼散射效应的影响[J];物理学报;1991年12期 |
9 |
方靖淮,杨衡静,沐仁旺,窦晓明;结晶紫在混合正、负电性银胶上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J];光谱实验室;2004年02期 |
10 |
王传义,刘春艳,阎晓斌,何建军,张曼华,沈涛;吸附在银溶胶表面的2种卟啉化合物的荧光分析[J];中国科学B辑;1997年01期 |
11 |
林汉杰,姜滇;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在银胶体系中产生SERS的机理探讨[J];分析测试学报;1997年05期 |
12 |
魏乐汉,康玉专,诸洵治,沈忠哲;电泳──银胶法制备YBa_2Cu_3O_(7-x)超导线[J];低温与超导;1996年03期 |
13 |
许莉莉,方炎;温度对苯甲酸衍生物在银胶体系中的SERS的影响[J];光散射学报;2004年03期 |
14 |
周光明,盛蓉生,曾云鹗;表面增强喇曼光谱技术应用于生物体系的最新进展[J];分析测试学报;1996年06期 |
15 |
钟福新,蒋治良,李芳,李廷盛,梁宏;纳米银胶的光化学制备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05期 |
16 |
张崇起,胡风霞,方炎;Nd:YAG1064nm激发的核黄素在银胶体系中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谱[J];光散射学报;1995年Z1期 |
17 |
董庆祥,胡凤霞;Nd:YAG1064nm激发核黄素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年06期 |
18 |
高影,张振龙,白莹,莫育俊;C_(70)分子吸附于铜表面的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年10期 |
19 |
张爱平;方炎;;阴离子对银胶凝聚作用的影响[J];物理化学学报;2006年06期 |
20 |
严川伟,余家康,林海潮,曹楚南,宋光铃;激光拉曼光谱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8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