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习空间的设计
【摘要】:学习空间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促进学习和协作,让学习者自由参与、互动协作,且能灵活满足学习者不断变化的需求的环境。它既包括物理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学习空间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学习者的需要,提高学习空间的价值和竞争力,必须就如何更好的建设学习空间展开思考,以适应新技术、新要求,不断的改造和完善自我。在所有的学习空间中,图书馆学习空间对学习者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建设良好的图书馆学习空间是十分重要的。
在国外,学习空间的构建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非常成熟。许多高校建设了学习空间,成功的案例很多。国内也有许多图书馆比较成功的完成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但是图书馆学习空间并不等于是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二者是存在差异的,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建设不能照搬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两者需要进行整合,才能满足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建设需要,才能对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建设进行指导。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学习空间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理论进行了综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将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种理论各自的优缺点,再将两种理论进行融合,形成适于图书馆学习空间构建的理论。本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教育图书馆作为案例,对该图书馆的学习空间进行了设计,改变了该图书馆学习空间不足的现状。设计方案充分利用了图书馆的闲置空间,开辟了新的学习场所,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整体空间的利用率。创设了一系列多样化的学习空间,能够满足不同的学习群体的需求,从而吸引学习者来此学习,提升了图书馆的魅力,提高了整个图书馆的竞争力。并且对以后的图书馆学习空间改造和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