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反思与抉择

高金锋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它对基础教育改革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中,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不断地进行变换。研究从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三个层面事实地展现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反思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中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对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选择与确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探索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过程,探讨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与方法论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评价与更新。本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首先,对基础教育改革及其价值取向的内涵、性质及意义等进行了分析。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选择和确定与怎样理解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相关。论文重新诠释了对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概念的理解,分析了基础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属性与特征,重新解读了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进行了探讨,也阐释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内涵及理论图式。 其次,梳理了中国六十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价值取向的变迁。从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以及基础教育实践三个层面分析了六十多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在改革价值取向上的演变及其缘由。反思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存在着的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政治意识形态化、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主体单一化、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偏离基础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单一以及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行政导向等问题。 其三,基于对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的梳理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选择与确定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抉择的过程,即选择环节、原则以及标准,探讨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并对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评价与更新问题展开了探究。 最后,分别从国家总体改革、国家专项改革和地方专项改革三个层面,选择了三个较为典型的实例,从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的视角展开概略的分析,以验证本研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价值取向上的理性认识。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蒯超英;基础教育整体实验的设计[J];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03期
2 王天健;试论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赵飞鸣;舞阳县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力度[J];河南教育;1997年04期
4 ;师范院校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大有作为[J];人民教育;1999年04期
5 华党生;邓小平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J];江苏教育;1999年04期
6 丁石孙;;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实践家[J];群言;2001年12期
7 陈谟开;21世纪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动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8 彭浩宇;;浅谈优先发展基础教育[J];南方论刊;2002年02期
9 肖玉民,常海;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4年12期
10 汪远祥;;高师院校美术教学教法课改革[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1 游伟;;基础教育与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2 安金玲;;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3 张媛;任翠英;;为了更加公平的教育——由印度的基础教育改革历程着眼[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14 彭小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小学教育——兼谈《教育哲学视野下的小学教师知识基础》[J];淄博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15 余丽红;;中国教育学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二司联合召开座谈会 纪念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12期
16 孙元涛;;当前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3期
17 高安春;;贯彻科学发展观 促进县级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J];广西教育;2009年04期
18 陈明霞;;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师范生职业适应力的提升[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9 王厚密;;基础教育改革呼唤科研型教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
20 马要伟;;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方法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生俊;;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庞笑萌;;我国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不均等及制度创新[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黄柱起;;结合实际谈谈基础教育的走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姚永强;;生均经费递增法——保障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的一种设想[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构建优质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袁桂林;;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几点思考[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连宁;;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问题[A];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第七期全国陶行知研究骨干培训班报告集[C];2002年
9 王丽霞;;从中美教育的互动谈基础教育改革应坚持民族性[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刘景秀;;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 加强图书馆员继续教育[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锋;反思与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潘新民;基础教育改革渐变论[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3 庞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瑞典基础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段兆兵;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多样化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侯威;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林丹;在互动中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妹芝;促进平等,追求卓越[D];河北大学;2011年
9 蒋云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促进公平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茹;论基础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吉贺;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红伟;弘扬“和谐理念”:全面探索基础教育公平实现的新路径[D];南昌大学;2008年
4 贾兴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5 杭千波;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失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凯;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展敏敏;全民教育背景下巴西基础教育的发展和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白美玲;当代俄罗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勇;安徽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付秀丽;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日本当代基础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朝宏;在开放课堂的基础上建立有序课堂[N];中国教师报;2010年
2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适应基础教育改革新要求[N];光明日报;2002年
3 ;如何管好用好名师资源[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记者 黄妙英;广西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发展[N];广西日报;2002年
5 CBN特约记者 孙行之;金忠明:以平常心看待今日之教育[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记者 尹鸿祝;努力开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潘满库;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N];山西日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张东伟;“黄冈神话”是如何缔造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9 柳海民 孙阳春;基础教育改革的理性诉求[N];光明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尹鸿祝;深化基础教育改革 加快推进素质教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