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显示消散斑技术与三片式LCOS激光投影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电视和互联网络等的普遍应用,显示领域的技术和应用市场进入了快速变化和飞速发展时期。而在众多不断发展的显示技术中,激光显示技术是显示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主流方向,也是未来显示领域竞争的焦点。基于激光器具有的独特特点:高功率和散射角度小,激光投影设备可以满足高端商务应用和家庭消费对显示高画质的要求,并在技术上克服了传统光源投影技术的先天不足,有望逐步占领投影机商务应用和家用大屏幕市场的份额。而基于激光显示技术的新一代激光家庭影院可以发展成为大屏幕电视的高端产品,其产品附加值高,是激光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除此之外,激光显示技术还将进入公共信息大屏幕、天文观测和水幕成像表演等民用市场,其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对激光投影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大功率激光光源的光束整形以及耦合输出、激光光源的散热及白平衡矫正、激光显示中消散斑问题等主要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最后在软件仿真优化的基础上,给出了三片式LCOS激光光学引擎的设计方案,并对二次样机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介绍了LCOS工艺,以及其显示原理。重点对三片式LCOS激光投影显示系统进行了研究,并对项目中所用的LCOS芯片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设计了系统的白平衡模块。
(2)在高功率倍频过程中,根据热传导方程对高功率激光利用PPLN晶体倍频进行了热效应分析,为实现高功率倍频激光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新的耦合方案,通过单光纤对多个激光单元进行耦合,实现了激光的大功率耦合输出,并分别对蓝光和绿光的耦合效率进行了计算。
(3)研究了大功率激光光源散热问题。首先此大功率激光模组阵列采用串联/串并联结合的优选排列方式,讨论了几种常见的激光模组散热方式的可行性,确定了项目中激光模组的散热方案,通过加入控制器,进行风冷和铜导热冷却的方式。
(4)激光显示消散斑问题是激光显示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建立激光散斑模型,模拟激光高斯散斑场。经过CCD相机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激光散斑的图样进行分析和量化,形成了激光投影显示图像消散斑测量的完整方案。在综述国内外已有的消散斑方法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三种消散斑方案。
(5)利用软件优化设计了一款利用RGB三基色激光作为光源的三片式LCOS激光投影光学引擎。对光学引擎中用LSR装置消散斑进行讨论,并用软件solidwork机械设计了LSR模块。加工制作的首台样机,发现其不足,进行改进,优化设计了第二台样机。
(6)结合显示系统测量方法,对二次样机性能进行了测试。LSR模块散射片设计和制作了5°、10°和20°。实验验证用10。的散射片旋转的方法能有效减弱我们研究的系统中对激光散斑的影响,使得大功率的投影系统的散斑对比度降到4.2%5%。达到了人眼可以接受的范围。经过实验室检测和专业部门送检,验证了我们设计的二次样机光学性能指标高,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项目目标的要求。
通过以上工作,解决了863项目“1000流明级激光高清投影机产业化关键技术”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样机的成功制作和检测性能达标,有望带动相关产业化的生产以及配套的发展,形成激光投影产业链。本文的研究对大功率的激光投影机研究和应用推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
|
|
1 |
李光晓;激光显示技术的新进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7年02期 |
2 |
崔伟,屠彦,张雄,尹涵春;新型激光显示扫描系统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3 |
高文琦,丁剑平,周进,叶权书,肖晓东;计算全息用于激光显示艺术[J];中国激光;1989年09期 |
4 |
刘伟奇,魏忠伦,康玉思,张岳,柳华,张继艳,冯睿;全固态激光彩色视频显示技术[J];液晶与显示;2004年05期 |
5 |
;激光显示技术[J];发光学报;1970年07期 |
6 |
黄史坚;;微激光显示走向实用[J];电子产品世界;1998年12期 |
7 |
姚爱云,侯玮,林学春,毕勇,张杰,李瑞宁,崔大复,许祖彦,章萍,樊仲维,刘伟奇,邢廷文,曹建林;全固态三基色激光大屏幕投影显示实验[J];物理;2004年02期 |
8 |
耿卫东,张永利,代永平,孙钟林;基于LCoS芯片的微型电视系统设计与实现[J];液晶与显示;2004年06期 |
9 |
黄锡珉;LCOS技术的发展[J];液晶与显示;2002年01期 |
10 |
;光电子技术与器件 电视、电视技术[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6年05期 |
11 |
张岳;郝丽;柳华;魏忠伦;刘伟奇;;基于多元回归方法的激光显示颜色校正[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06期 |
12 |
黄曙江;浅谈由氦氖激光显示牛顿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4年01期 |
13 |
李霞;康玉思;;激光显示中散斑噪声的抑制[J];应用光学;2010年04期 |
14 |
张继艳;刘伟奇;魏忠伦;柳华;冯睿;;基于激光显示的颜色系统的建立[J];液晶与显示;2006年01期 |
15 |
激光大屏幕组;国外激光扫描大屏幕显示进展(1964——1973)[J];发光学报;1974年05期 |
16 |
余建华,李景镇,黄建军,卜桂学,孙一翎;激光艺术演示[J];激光与红外;1998年03期 |
17 |
李颖,许长喜,秦世才;低功耗LCOS微型显示器驱动电路的设计[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8 |
赵增凤;朱林泉;杨敏;;大屏幕激光扫描显示系统光强调制技术研究[J];电力学报;2007年03期 |
19 |
周嘉炜;;激光在大型晚会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年07期 |
20 |
;激光显示技术及其产业化新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