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
【摘要】:在智慧教育引领和学习技术干预下,碎片化学习时代对学习资源有着新的需求。由于学习时空的分割、学习媒体的多元化和学习注意力稳定性变弱,人们需要微型学习资源以适应新的学习文化和学习方式。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视频成为传播和共享知识的重要载体,尤其是近年来倡导学习资源走向开放、多元、共享,开放的教学视频课程对教育产生了真真切切的影响,而微视频课程作为碎片化学习时代发展下的新课程形态能满足学习者需求。基于以上现实背景,微视频课程自然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为提高微视频课程的使用价值,更好地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求,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分解设计策略,根据SMCR传播模式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提出促进学习者“心动”的教学微视频设计策略,为微视频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和教学者提供更好的帮助。
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主要探讨学习方式转型下的碎片化学习内涵、表现特征、优缺点以及其学习内容需求的转变,阐述了微视频课程的内涵、特征,比较了微视频课程与传统课程的区别,从而提出微视频课程这种新课程形态能满足碎片化学习需求。
第二章主要梳理和比较当前与微视频课程相关且易混淆的概念,分析微视频课程的演变发展脉络以及主要应用趋向,对当前国内外代表性的微视频课程及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教学微视频分类框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教学微视频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总结当前教学微视频的相关特征。
第三章主要探讨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理论基础,从生态观的视角阐述了研究视域,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微观设计、整体设计和极简设计的设计理念,从教育、心理、技术、艺术和社会的视角,从宏观的课程内容结构层面和微观的教学微视频层面提出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框架,并阐述了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过程。
第四章主要分析微视频课程内容分解设计的思想原则,探讨了基于知识点的内容分解与关联设计方法。从列夫.曼诺维奇(Lev Manovich)的新媒介心理意义互动的视角,提出了“心动”设计。根据SMCR传播模式分析了教学微视频的影响要素,基于教学微视频的影响要素和ARCS动机模型建构了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从知识内容、教师教学艺术和视频表征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学习者“心动”的教学微视频设计策略。
第五章进行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实践研究。根据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策略,阐述了实践案例《幼儿园创意手工》这个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过程,在对此课程进行开发与投入教学应用后,对课程内容的设计效果以及基于此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反思和总结,随后,基于第一个案例的不足,设计和开发第二个课程案例《大学语文》,阐述了设计过程,最后对实践研究进行反思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