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的描述性反馈研究
【摘要】:学生作业的评价反馈方式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分数和等级式的作业反馈,因缺乏具体的学生作业表现信息而无法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并改进其学业问题。描述性的作业反馈,有望提高和改善学生对作业反馈的利用率,从而促进其学业进步。
“描述性反馈”是以语言描述的方式就学习或教学的现状、影响因素、原因及改进策略持续提供具体、可操作性信息的螺旋闭合过程。从学生作业的描述性反馈情况来看,作业的描述性反馈具有及时性、可交流性、无偏见、聚焦问题、结构化、学生参与评价反馈及可操作性的特点。描述性反馈可以从反馈主体、反馈现场、反馈性质及反馈的内容四个方面进行类型划分。
描述性反馈的过程和结构体现为一个螺旋反馈环路,具有持续性、螺旋上升性和目标达成性的特点。在描述性反馈的螺旋反馈环路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三点:(1)学习目标;(2)当前表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3)如何缩小学业差距。此外,为保证反馈的质量,教师要进行反馈质量跟踪。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实施描述性反馈需要进行结构化的方法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提前思考反馈,学生共同参与反馈及教师持续跟踪。学科差异及学生认知风格的差异要求描述性反馈在“质”与“量”上也会不尽相同。描述性反馈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并且有其适用范围。描述性反馈的设计样例与实践模型,可以为教师提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