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君子不器”思想
【摘要】:从古至今有大量学者对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进行过研究,古代学者对“不器”的理解多集中在多能和“德”的方面,近现代学者开始以“道”解“不器”,并逐渐从人的价值这个方面理解“君子不器”。本文首先对古今中外关于“君子不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在这个基础上从“器”的特点出发,对“君子不器”的内涵进行了多向度阐发。本文概括出了“君子不器”的核心内涵,即包含着有限的“无局限”。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的“无局限”不是有限的对立面。笔者不是对有限与无限进行了二元对立的理解,而是将有限、有限的对立面和无局限做了三分的理解。沿着这个思路,本文对“不器”进行了三重境界的区分。与三重境界相对应,本文对“君子不器”的修养方法进行了阐发,主要体现在对闻见之知的学、对道与德的追求、对成己成物也即内圣外王目标的实现。“君子不器”不仅是孔子的“君子不器”,在现代仍然有着非常丰富的价值。现代人何以在“器”化中寻求突破,如何在无法完全摆脱的“器”化和作为理想的“不器”之间实现一种和解,“君子不器”可以提供一条思路。这个思路的核心在于,现代的“君子”有平民的一面,可以有“器”的方面,同时不能被“器”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