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中国海台风预测若干算法比较研究

郝风云  
【摘要】:南中国海区域是台风高发的区域之一。南中国海台风的肆虐侵袭给我国东南沿海居民带来了难以估计的损失。台风路径的准确预测对于防灾避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7~9月份南中国海台风数据集为例,探究如何提高台风路径预测的精度。台风路径的影响因素复杂,单一模型难以准确预测不同路径特点的台风预测。预报因子的特征提取是影响预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针对影响台风路径预测的几个难点问题,本文提出三种相应的预测方案。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单一模型预测不同路径变化的台风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MDN的概率预测模型。利用MDN组合多个概率函数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拟合出预测值的概率分布。并且通过经度和纬度的概率函数组合给出了台风路径的概率分布图,以便于应用在台风预报工作中。2.针对预报因子的特征提取和学习比较片面的问题,本文基于CGAN优秀的学习能力,提出了基于CGAN和LSTM的预测模型。以LSTM和MLP改造CGAN的模型结构,分别提取预报因子中的多样特征,并且改进了模型的损失函数。3.针对深层网络容易丢失预报因子表层特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BLS的Bagging集成预测模型。BLS的映射节点可以尽可能地保留预报因子的原始信息,Bagging集成的方式有助于提高BLS作为子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以逐步回归模型为基准模型,对提出的三种预测模型分别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三种模型分别降低了16.28 km、8.76 km和22.82km的预测误差。最后本文对三种模型的预测性能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中海,邱君瑞;台风侵袭上海地区的主通道与异常路径[J];气象学报;1986年02期
2 郑群峰;王蕊;陈潜;赵春阳;王书欣;李明华;;基于一种统计方法的近海台风风雨分布应用[J];广东气象;2020年04期
3 汪润民;;台风自身涡旋内力与纬度关系简单定性分析[J];气象科技进展;2016年06期
4 陶宇;仲伟凡;胡锋涛;;浙江沿岸水对“魔蝎”台风的响应[J];海洋科学;2020年12期
5 贺琪;刘东旭;宋巍;黄冬梅;杜艳玲;;基于双注意力机制的台风轨迹预测模型[J];海洋通报;2021年04期
6 小林雄河;潘威;;基于历史文献资料的17世纪以来东北亚台风信息挖掘[J];地理研究;2016年07期
7 钱传海;端义宏;麻素红;许映龙;;我国台风业务现状及其关键技术[J];气象科技进展;2012年05期
8 束家鑫;;“六五”期间全国台风科研综合评述与“七五”规划的设想[J];气象科技;1985年04期
9 丁丽佳;陈新煜;凌良新;陆百翔;;影响潮州台风的气候特征[J];广东气象;2020年06期
10 李瑞芬;袁月;郭卫华;李一伟;;2018年台风“摩羯”和“温比亚”路径的影响因子分析[J];气象科技;2021年03期
11 王敏;尹义星;陈晓旸;赵阳;;异常北折台风“洛坦”与异常西折台风“奥玛”路径的对比及预报[J];热带海洋学报;2020年01期
12 张灵杰;;近年来台风登陆台湾岛后路径偏折的若干统计特征[J];浙江气象;2020年01期
13 李自强;孟昭祎;刘春笑;毛锴;韩树宗;;台风“杜鹃”对西太平洋上层温度的影响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0年03期
14 王琼;马恩点;范其平;傅娜;;影响舟山的台风风力精细化预报[J];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17期
15 匡亮;季云峰;平震宇;;基于灰关联模型的台风灾损研究及服务平台开发[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16 付雯;王楠;孙含笑;;黑龙江省台风特征及影响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7年02期
17 小林雄河;潘威;;17世纪日本2次重大台风事件的路径重建[J];地球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18 佘亮亮;何亮;缪能斌;;基于WebGIS的宁波市历史台风相似路径分析[J];浙江水利科技;2014年01期
19 陈仕鸿;隋广军;阳爱民;;广东台风灾情预测系统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03期
20 赵桉梆;周静;李厚伟;;台风“浣熊”过程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德汶;左平昭;王金萍;;0418号台风“艾利”西折路径成因分析[A];闽、浙、赣、皖毗邻地区军队地方气象联防协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均;莫伟强;;近40年影响东莞的台风气候特征统计[A];广东省气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2年
3 陈钻;薛冰;柳晶;;基于WebGIS的台风海洋气象信息综合服务平台设计[A];第七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方根深;李瑞琪;韩若愚;王勇智;;西北太平洋台风特征评价及其随机路径模拟[A];201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论文[C];2015年
5 尹烈;王晓芙;郑秀云;;南海北上台风对厦门影响的特征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6 曹艳艳;姚日升;;样条插值在台风业务中的应用[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曹美兰;;普陀台风降雨量的分布特征[A];第七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陈永红;王中;;试析2000年14号台风没在长江口附近登陆的原因[A];2002海洋船舶防台论文集[C];2002年
9 郑艳;周芝锋;陈红;;11月登陆海南岛的两个台风对比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李云;邱洪芳;;0603号台风“艾云妮”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1 马红云;王咏青;郭品文;;两类不同路径台风登陆前后的总能量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2 李津;郭金兰;;台风“麦莎”没有给北京带来暴雨的原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3 殷海涛;杨晓君;;通过中低层大气结构分析0509号台风运动路径[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4 李津;郭金兰;;台风“麦莎”没有给北京带来暴雨的原因分析[A];奥运气象预报与服务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5 杨元建;冯沙;孙亮;傅云飞;;海洋上层对台风婷婷的物理和生物响应[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6 陈华;王凯;;台风与中纬度槽的相互作用对其转向之后的路径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3年
17 林毅;江晓南;林小红;;台风“艾利”运动路径两次左折成因分析[A];2005年泛珠三角气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5年
18 陈梅汀;谢磊;曹美兰;邵迪青;;对0314台风“鸣蝉”的一些讨论[A];首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9 蒋荣复;林永强;黄伟伟;;福建沿海台风与地形关系的初步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20 邹燕;赵平;乔林;;基于台风年鉴资料的台风风-压公式重建[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新厂;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频次的变化特征及预测[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2 王腾;台风对我国东部河口近海物质输运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郑峰;中国近海台风突然增强和衰亡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年
4 毕明玉;季节内振荡对西北太平洋台风异常北折路径影响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黄海静;台风对海南天然橡胶林产量的影响及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2年
6 朱先德;登陆后不同路径再入海台风的观测分析与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义凡;考虑历史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台风风场多尺度模拟[D];浙江大学;2020年
8 朱炯;台风过境区海洋温盐多尺度时空变化过程及机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9 裴玉华;热带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赵成武;台风非对称结构分析和增强机制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
11 郭云霞;中国东南沿海区域台风及其风暴潮模拟与危险性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20年
12 王明筠;雷达反演同化对台风蔷薇(2008)强度和路径预报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13 张连新;台风期间海洋飞沫对海气通量及海洋上层温度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4 宋芳芳;几类风灾易损建筑台风损伤估计与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5 肖玉凤;基于数值模拟的东南沿海台风危险性分析及轻钢结构风灾易损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6 潘丽红;台风条件下上海地区典型海堤防御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7 吴凤波;台风作用下轻型钢结构的风灾易损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20年
18 兰猛;台风诱发多灾害下滨海工业集群事故灾变机制与风险量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
19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0 李佳根;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的响应和反馈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郝风云;基于机器学习的南中国海台风预测若干算法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3年
2 王维建;台风预警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睿;基于深度学习的台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8年
4 赖巧珍;近海海洋对0908号台风“莫拉克”的响应特点及其对“莫拉克”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刘大伟;清代入境中国南部沿海台风事件初步重建[D];复旦大学;2013年
6 徐文玲;台风对海表温度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7 李美颖;高空槽对台风快速增强及远距离暴雨的影响[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0年
8 张智伟;台风天气下长江冲淡水扩展的响应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9 叶庚姣;工程台风风场模型的建立及其参数敏感性试验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
10 刘煜麟;基于经验参数模型的台风数值模拟及其基本设计风速推算[D];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
11 史健;我国台风风险评估及台风保险产品设计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12 小林雄河(KOBAYASHI Yuga);17世纪以来日本台风活动重建[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3 黄玉蓉;2013年“菲特”台风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14 申茜;近海台风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贡献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5 陈玫丽;考虑台风天气影响的风电可靠性建模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6 阚芃芃;基于多种模型的舟山市普陀区台风气压场和风场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17 翁永元;台风对上海水热环境影响的正效能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8 陈维贝;苍南县应对台风危机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9 倪彦博;宁波港集装箱船舶防抗台风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0 乔文峰;基于卫星云图的台风定位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 钱传海;台风与预警 没有终点的PK[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杜芳 实习生 窦红飞;追寻台风的足迹[N];经济日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熊瑛;不断进步的台风“监测术”[N];中国气象报;2014年
4 潘法生;我市严阵以待战台风[N];安庆日报;2008年
5 周宽宏;专家呼吁加强台风研究和业务合作[N];中国气象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罗鸣灶;确保防控台风工作有序有力有效[N];三明日报;2016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张婧 通讯员 刘婷婷;解码台风[N];南方日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何孟洁 通讯员 赵彦哲 刘芯竹;五样新招“探”台风[N];中国气象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郭起豪 王龙 通讯员 阳揣环;台风防御逐步走向科学化[N];中国气象报;2008年
10 记者 周大彬;台风“彩蝶”翩翩而来[N];丽水日报;2005年
11 记者 李伟 通讯员 杨力 曹靖;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做好台风防范应对工作[N];益阳日报;2022年
12 本报记者 简菊芳;台风“走位”谁说了算[N];中国气象报;2022年
13 记者 郑红;大陈岛:华东台风探测最佳位置之一[N];台州日报;2020年
14 记者 王晓 通讯员 葛睿 梁炜程;国家电网启动应急响应迎战台风“烟花”[N];国家电网报;2021年
15 记者 刘若馨 符晓虹 通讯员 毛琪;台风“浪卡”影响粤桂琼等地[N];中国气象报;2020年
16 本报记者 王瑾 通讯员 钟颖旻;台风所:以创新之力“揭秘”台风[N];中国气象报;2015年
17 本报记者 陶丽琴;基层应急管理——构筑防御台风的安全屏障[N];中国水利报;2007年
18 记者 丁全利;做好防御台风“格美”可能引发地灾的工作[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19 本报记者  刘毅;面对台风 莫存侥幸[N];人民日报;2006年
20 记者 石泽丰 实习生 许楠;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防御台风工作[N];池州日报;202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