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
【摘要】:
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来临之际,本文缅怀毛泽东关于干部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崭新视角,从历史、现实与未来的维度,对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作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弄清这一思想的产生渊源、发展脉搏、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及它前后之间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尤其着重探讨它在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史上的突出贡献和规律性认识,挖掘它在执政党建设上的深刻内涵和当代价值。全文分四章,基本观点如下: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中西方“文化化”(包括文化影响、文化浸润、文化熏陶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产物。这一“文化化”和“中国化”的过程包括不断递进的三个层次:(一)外层原因——西方文化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二)中层原因——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与中国干部教育实践相结合:(三)内层原因——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与毛泽东干部教育体验相结合。由于列宁所面临的问题、俄国的国情与中国相近,毛泽东正在做的事情是列宁已经解决的问题,毛泽东将要做的事情是列宁没有做、斯大林正在做的事情,而在马、恩、列、斯的理论之中,毛泽东对于列宁主义的认识较深、知识较多、意识较强,因此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是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理论源泉。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提出和萌芽时期(1921-1935);(2)成形与成熟时期(1935-1945);(3)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1958);(4)失误与曲折时期(1958-1976)。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作为“更高意义上的人”,把握住形势变化——革命策略(主要指政治路线)——领导方式(包括干部教育)的发展变化规律,一次又一次地实现了干部教育认识的超越。由于晚年不作为“更高意义上的人”,毛泽东未能深刻地洞察历史动向,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契机,从而在“形势变化——革命策略——领导方式”的发展变化规律的制约下,其干部教育思想和实践又表现了认识的回归。
知行统一和对立统一的哲学观是贯串在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中的主线。因为这根主线统领了毛泽东整个的干部教育思想体系,所以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在主要内容上,表现了目标性与对象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经验性的统一,传统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从而构建起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主要包括:(1)干部教育的地位观——“教育首先是干部教育”;(2)干部教育的目的观——造就一大批“才德兼备”、“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3)干部教育的原则观——“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
原则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4)干部教育的内容观—以理论教育为基本,
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同时开展文化教育和业务教育;(5)干部教育的方法观—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6)干部教育的教师观
—“办教育也要看干部”。
.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的灵魂。它从干部队伍上保
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之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对于马
克思列宁主义干部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在于他阐明了观察干部教育问题的基本
观点和培养什么样的干部、如何培养干部的根本问题,解决了干部教育内部的一
系列重要问题,包括目标上德与才、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内容上理论教
育与文化教育、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主学与兼学的关系;原
则上理论与实际、读书与使用的关系;方法上教与学、学与用、批评与自我批评
的关系。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还为加强执政党的干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
训,是当代培训和培养干部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