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野下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本文坚持贯彻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与创新相融通的原则,分四个部分,对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导言,主要陈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现状、研究的基础、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框架及研究的方法。
第二部分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主要探讨教师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论基础。第一章以终身教育概念分析与界定为起点,在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透视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生成的社会背景,阐述现代终身教育实施的重心与方法,进而在梳理继续教育概念基础上,探讨终身教育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影响。第二章通过对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专业概念进行介绍与归纳,提炼相应的专业概念,并就不同专业特质认识的模式取向进行分析,深化专业概念的理解,彰显教师专业的特殊性及其内涵,进而区分专业化与专业发展的不同取向,在评述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研究基础上,推演教师专业化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
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与第四章,从国外与国内两种环境,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对教师继续教育实践历程进行分析与比较。第三章分别对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进行介绍,简要回顾其教师继续教育历史变迁,总结发达国家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为提出以高师为主导的多元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提供借鉴。第四章首先考察了建国后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归纳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萌芽期、停滞期、过渡期以及形成与发展期,概括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趋势。随后以上海、湖南与安徽三地的调查为基础,分析当前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现实状况,探究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重心。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与第六章,着重探讨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与高师院校的职能应答。第五章从模式概念入手,推演出继续教育模式概念,进而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四种模式:高校模式、校本模式、教师中心模式以及社区模式进行界定与分析,形成以高师院校为主导,以教师中心模式为重心,以校本模式为主体,以社区模式为辅助的模式体系。第六章讨论了高等学校的职能嬗变,确定新时期我国高师院校的职能走向,以高师院校的职能重新定位为前提,通过重塑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管理,加强课程建设及强化科学研究,积极回应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确保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得以构建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