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效中小河流水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
以上海西郊青浦区香花桥镇为例,对郊区中小河流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测定。结果表明:(1)上海郊区中小河流氮磷和有机污染十分突出,河流表层水凯氏氮、总磷和COD_(cr)指标均数倍于Ⅴ类水的最大允许值。(2)由于受纳污染物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异,香花桥镇水网中小河流氮磷污染程度还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居民区附近的小河流受NH_4~+和P的污染很重;主要受纳农田径流的小河流,NH_4~+和P的污染较轻,但受NO_3~-污染的风险加大;养殖场附近的小河流,NH_4~+和P常有突发性暴增的现象。(3)中小河流氮磷污染,还受河流季节性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随着气温升高和河流表层生物量的增大,表层水NH_4~+、NO_3~-因大量消耗而降低;有机氮和颗粒态磷含量因生物颗粒的增加而加大;NO_2~-也会因硝化细菌活动的加剧而增加。水溶态磷和总磷有随着气温升高和生物活动加剧而增高的趋势,但还要受到水体pH、DO等条件的影响。(4)在盛夏高温季节,水流滞缓的小河流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氮磷指标存在明显分异:底层水NH_4~+,水溶态磷和总反应态磷(TRP)含量高于表层水;而表层水NO_3~-和NO_2~-含量高于底层水;表层水的pH和DO高于底层水。这种富营养化水质分层现象的产生是夏季河流表层生物量暴增和底泥氮磷释放加剧的必然结果。至秋季,随着气温的回落,这种富营养化水质分层现象逐渐减弱。
上海市郊中小河流底泥普遍有很高的氮、磷和有机负荷。底泥中氮的累积以有机态为主;而磷的累积以无机态为主。为了研究底泥氮磷释放规律,取一定量的新鲜底泥在室内进行通气和厌气培养试验;同时,用鱼塘底泥作对照。结果表明:(1)厌气培养条件下,底泥NH_4~+-N释放速率和释放量高于通气条件。厌气条件下,培养液NH_4~+-N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峰值水平;而通气条件下,由于强烈的硝化作用,培养液NH_4~+-N含量达到峰值后,迅速下降。(2)厌气培养条件下,底泥水溶态磷的释出量远远高于通气条件。厌气条件下释放的正磷酸盐大部分源自Fe-P的还原解吸。(3)受疏浚影响的河流底泥氮、磷释放潜力明显减弱。(4)鱼塘底泥氮、磷释放量高于河流底泥,但其氮、磷负荷却并非最高,这与其含有高量的易降解性有机质有关。
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在郊区的富营养化中小河流中十分常见。对香花桥中小河流中生长的水葫芦和水花生Cd、Pb、Cu、Zn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这两种水生植物Zn和Cu的累积量均很高;而浮萍对Pb也有明显富集。植枝的不同部位对重金属的累积量不同。水花生的根部对重金属的累积量明显高于茎叶部。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还与河流的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有关:工业园区附近河流水生植物>集镇居民区>村级居民区。
郊区中小河流的严重污染不仅影响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还会危机整个黄浦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影响正在进行的苏州河的整治成效。郊区中小河流的治理,除了截污,还应更多地重视生态策略:积极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净化污水;恢复河流以水生高等植物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增强河流的生态自净功能。
|
|
|
|
1 |
谢明军;罗卓英;罗绍山;;浅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J];有色金属设计;2007年01期 |
2 |
胡喆;刘咏;周勤丽;毕井辉;;利用人工湿地去除饮用水硝酸盐氮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3 |
杨贵荣;盛朴;曾进忠;;人工湿地在铁路污水处理中的运用研究[J];甘肃科技;2008年06期 |
4 |
靖德兵;洪剑明;尹炜;;人工湿地复合植被系统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8年16期 |
5 |
李丽娜;李亚治;达良俊;由文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J];中国造纸;2009年09期 |
6 |
袁燕,生吉萍,王捍东,王宗元,茹炳根;水花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根的分化[J];水生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
7 |
邵永华,陈国定;河道打草船[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3年04期 |
8 |
晓李;;使它隆防除水花生 问与答[J];农药市场信息;2003年12期 |
9 |
劳善根;胡宏;吴顺志;;矿井水处理的新途径[J];能源环境保护;1996年05期 |
10 |
顾传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1 |
冯培勇;陈兆平;靖元孝;;人工湿地及其去污机理研究进展[J];生态科学;2002年03期 |
12 |
周红卫,施国新,杜开和,徐勤松,徐楠;Cd~(2+)污染对水花生生理生化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9期 |
13 |
张显龙,周力;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在北方的应用[J];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
14 |
卢兰萍,梁晓珍,白峰青;水污染控制的人工湿地技术[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5 |
姚运先,王艺娟;人工湿地在酸性矿山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2005年04期 |
16 |
王全金;芦苇人工湿地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年08期 |
17 |
阳承胜,蓝崇钰,张干;N、P、K在宽叶香蒲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分布与积累[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05年03期 |
18 |
范旭红;人工湿地在景观设计工程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5年05期 |
19 |
赵桂瑜,杨永兴,杨长明;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脱氮机理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5年05期 |
20 |
王勇,赵志怀,王美秋;废水的人工湿地处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