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准入与高校专业认证制度研究
【摘要】:中国入世,国门更加宽敞地打开了,国内相对封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将逐步被打破,劳动力将在开放的国际大市场中流动,知识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专业服务贸易将逐步繁荣。按照国际惯例,专业人员出国深造或开展业务应持有经过专业认证的本国学位和经过注册的本国专业资格,而本国的高校专业认证和专业人员注册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还要得到对方国家的认可。这样才能保证得到便捷、平等、无歧视的对待。目前我国相关制度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组织设置、制度厘定等方面都还缺乏与国际惯例对接的平台,我国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界的实践活动目前仍处于一种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对隔绝和孤立的不利境地。
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计划经济已经转向了市场经济,并正在走向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快速进入大众化阶段,随之出现的许多新的规律、特点,需要不断深入地分析、研究、探索、改革。尤其是当前集中出现的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为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大力推进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从制度的视角切入,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联系最为紧密的结合点——“专业”和“专业人才”问题入手,首先对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有着百余年历史、利用市场机制对专业化程度较高、知识含量也较高的专业的从业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做法展开论述,进而对确保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符合专业组织预设的合格标准的专业认证制度进行分析。作为两种制度的中介和两个研究专题之间的过渡,本研究也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即专业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予以了梳理。研究最后结合制度经济学有关制度创新的理
论和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相关制度建设的
现实,对我国实施市场准人和专业认证制度创新提出了三方面政策建议:
将市场准入制度与专业认证制度统筹考虑;政府、专业界和高校在制度创
新中协同配合;在制度创新中突出国际化要素。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了20多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与社会最紧密的
结合点—“专业”问题上的研究几乎没什么文献积累。本研究选取了这
样一个巫待开发的“矿藏丰富的高价位新区”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一
定程度上拓展了高等教育研究的领域。
2、在我国以往的研究和实践中,市场准人和高校专业认证,往往分属
两个不同的领域,几乎没有人对两者的关系做出阐述,相关制度安排中也
缺乏对两者关系的关照。本研究追根溯源,对两者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系统、
深入、透彻的分析,并明确提出对两种制度的安排予以统筹考虑的建议。
3、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高等教育评估和近年来如火如茶的高
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研究和实践中,对专业认证的意义和作用没有给予足
够的重视。本研究对专业认证专题的探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高等
教育评估和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研究的内容,并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
度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坐标。
4、本研究以当前我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从制度层面人手,
结合专业市场准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高等教育评估等具体实践,综
合运用专业社会学、制度经济学、高等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相
关理论,运用历史与比较等研究方法,对市场准人和专业认证制度进行立
体多维的分析,基本上实现了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