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世纪之交的时刻,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对纳米科学技术予以极大的关注,很多国家从战略的高度部署纳米科技的研究。纳米科技的陡然升温不仅仅是尺度的缩小问题,实质是由于纳米科技在推动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变革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原因在于:(1)纳米科技将促使人类认知的革命。纳米科技领域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新的规律、新的原理和新的理论的建立给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2)纳米科技将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当物质的结构单元小到纳米量级时,会产生特异的表面效应、体积效应和量子效应,其电学、磁学、光学和化学性质也相应地发生显著的变化,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优越性能。因此纳米微粒在催化、电子材料、微器件、增强材料及传感器材料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纳米科技对未来工业的革命性影响和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广泛性具有深远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各国正加强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研究,努力占领战略制高点。
分析科学在各研究领域中起着“眼睛”的作用。在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中,随着它们的迅速的发展,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不断的深入,许多传统的、常规的生物分析化学方法与手段已不能满足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人们正迫切需要新的分析方法来实时、活体获得更多的生物化学的信息。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史无前例地把分析工作者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生命科学领域。毫无疑问,在纳米尺度上的生物分析化学必将成为传统分析化学学科向前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同时,电分析化学是分析化学中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之一,将它与纳米技术有机的结合,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将有利于原创性地建立一些电分析化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电分析本身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本论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纳米技术与电分析化学相结合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新型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论文重点研究了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与传统常规材料修饰电极相比呈现出的更优越的性能。此外,论文的另一个工作重点在于将研制的新型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色谱电化学中,并实现生物活性分子、药物的分析测定,这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许多重要的分析方法。论文工作努力实现将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电分析化学三者的结合。具体内容如下: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功能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一)按基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色谱电化学分析检测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
碳纳米管因为其独特的电学、物理、化学性质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但因为其不溶于
普通的溶剂而限制了它的操作和应用。将碳纳米管氧化竣基化后可以明显改善这一状况。本
文将价格较为低廉的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梭基化改性,并制备了新型的纳米修饰电极
(MWNT-C00H CME)。
一、该修饰电极显示了对疏基化合物良好的催化活性。将该修饰电极用于安培检测半
肤氨酸(L一eys)和谷肤甘肤(osH)两种琉基化合物。在3 .oxlo一7一1.0火10一3 mo比
浓度范围内,L一Cys和GsH的浓度分别与氧化峰的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
出限分别为1.2x10一7 mo比和2.2、1了m。比。与微渗析采样技术结合,将该修饰
电极用于色谱电化学测定了大鼠脑内和人全血中L一半肤胺酸和谷肤甘肤的含量,
为疏基化合物的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二、该修饰电极能有效降低嗓吟化合物氧化的过电位并提高电流响应。将该修饰电极
与HPLC和微渗析采样技术联用测定了大鼠脑内次黄嗦吟(HX)和黄嘿吟(X)
的含量。该方法简单、稳定性高。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HX和X的浓
度分别与氧化峰的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0劝。一7 mol几和
1 .6x10一“m。比。为纳米材料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化学传感器。
三、首次将该修饰电极用于色谱电化学检测6一疏基嚓吟,其检测限(2.0xl0’7mol/L)
较玻碳电极和其他修饰电极相比大幅度的降低。由于微渗析技术对于药物动力学
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优势。将该方法与微渗析取样技术相结合,实现了6一琉
基嗓吟在家兔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其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符合
一室开放模型。同时,还详细研究了6.M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
测得6一Mp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3.97xl护(mol/L)一’和
1 .51。这为6一疏基嗓吟进一步的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狡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屎3一甲基唾吩修饰电极用于色谱电化学同时分离检测环境水样
中的芳香胺
聚3一甲基唾吩是一种很好的导电聚合物膜,该聚合膜具有抗污染能力强、稳定性好、
导电性好的特点。本文将梭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与聚3一甲基嚷吩膜复合,制备新型的纳米复
2
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及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
合膜修饰电极。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可明显催化芳香胺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与梭基化多壁碳
纳米管修饰电极相比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将该纳米修饰
|
|
|
|
1 |
陈丽娟;;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电化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研究;2010年05期 |
2 |
张爱春;周存;;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3 |
李江;李容;蔡铎昌;;纳米金属氧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
4 |
吴永兰;文耀智;文茜;;有机电合成与纳米催化材料[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5 |
项纯;;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在生物电化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9期 |
6 |
王胜天,秦玉华,阎吉昌,陈丽,许宏鼎;新有机-无机杂多酸纳米材料溶液及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7 |
董晓东;赵建玲;于朝云;杨慧;;纳米材料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年06期 |
8 |
张玉,张治军,李桂敏,王金中;8-羟基喹啉-5-磺酸修饰电极pH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研究;2005年02期 |
9 |
樊志琴;张君德;李瑞;蔡根旺;王建星;康广生;;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食品分析中应用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9年05期 |
10 |
马曾燕;李将渊;向伟;;聚吡咯/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多巴胺的测定[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2期 |
11 |
赖国松;张海丽;韩德艳;曾婷;;对苯二酚在铁磁性葡聚糖微球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04期 |
12 |
王明艳;张东恩;马卫兴;童志伟;许兴友;杨绪杰;;新型花状纳米四氧化三钴修饰玻碳电极对芦丁的电催化氧化及其测定[J];分析化学;2010年10期 |
13 |
崔胜云;朴承允;金东日;;8-羟基喹啉修饰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铜的研究[J];分析化学;1991年03期 |
14 |
金利通,刘彤,孙星炎,方禹之;磷钼杂多酸修饰电极催化还原测定IO_3~-与BrO_3~-的液相色谱电化学研究[J];分析化学;1993年10期 |
15 |
李根喜,方惠群,陈洪渊;聚苯胺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4年04期 |
16 |
周志华,卢文庆,周益民,曹丽敏;Fe~(2+)/Fe~(3+)在丝光沸石分子筛修饰电极上的电响应[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7 |
胡劲波,支瑶,李启隆;阿霉素在钴离子注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J];分析化学;1999年11期 |
18 |
李兴伟,王秀丽,林宏艳,刘国成;多金属氧酸盐基的化合物修饰电极研究进展[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9 |
金葆康,王世君,张自品;纳米银修饰电极的制备及表征[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20 |
黄余改;王海燕;胡效亚;;聚天青B/铜纳米复合物膜修饰电极用于葡萄糖的测定[J];分析化学;200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