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纳米结构的场致电子发射研究

郁可  
【摘要】:纳米材料与结构由于和相应的体材料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各国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关注。目前,最具实用化和市场化的应用领域是利用某些纳米材料和结构的优异电子场发射性能来制作场发射平板显示器。从而场发射阴极材料也就成为整个纳米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在国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学基金(Nos.69925409、10374027)和上海市科委重点科技项目(No.015211066)的联合资助下,对三种纳米材料、结构,即:纳米碳管、纳米硅和氧化锌纳米结构的薄膜制备、微结构和其电子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 采用丝网印刷和电泳淀积方法大面积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考察了退火处理和氢等离子体处理(HP)工艺对碳纳米管薄膜的影响,发现退火和HP处理可以改善碳纳米管薄膜的场发射性能,并使其开启电场、阈值电场和发射点密度分别达到1.1、5.3 V/μm和10~5/cm~2。氢HP处理后一种碳纳米管的新结构被发现。通过SEM、TEM、HRTEM、Raman谱、XPS和FTIR谱研究了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碳纳米管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特征,讨论了HP处理后的碳纳米管结构变化机制以及其电性质和场发射性能转变的原因。 2) 首次对碳纳米管和纳米铁粉共球磨进行研究。通过SEM和TEM对球磨后碳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显示球磨8小时后原碳纳米管的封闭端头被打开,并在纳米管壁上产生了扭曲变形的石墨层。球磨后碳纳米管薄膜的电子场发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开启电场和阈值电场可分别达到2.1 V/μm和5.6 V/μm,发射发射密度可达到10~4/cm~2。 3) 首次利用可溶于有机溶剂的MWNT-ODA,通过旋涂技术制备了均匀的碳纳米管薄膜,通过电子显微镜和显微Raman谱表征了HP处理前后的MWNT-ODA薄膜,发现HP处理后的MWNT-ODA薄膜表面被一层碳纳米颗粒覆盖,并且其场发射性能得到了极大改善,开启电场和阈值电场分别达到0.5 V/μm和3.2 V/μm,发射点密度可达到10~3~10~4/cm~2。 4) 首次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方法在P型(100)硅片上成功制备了颗粒尺寸均匀、 摘要 ............脚口旦鱼鱼鱼鱼旦,... 排列紧密、晶向一致的单晶纳米硅薄膜。并对不同颗粒大小、不同膜厚和氢等离子体处 理前后样品的电子场发射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纳米硅薄膜具有较低的 开启电场,发射电流和发射点密度适中,是一种有潜力的场发射阴极材料。 5)采用热蒸发技术成功制备了大量四角状和线状ZnO纳米结构。该制备工艺不需 要真空和使用其它金属催化剂和添加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首次研究了这些四角状 ZnO纳米结构的电子场发射特性。实验发现其开启电场为1 .SV/禅m与多壁碳纳米管相 当,是一种可替代碳纳米管的有巨大应用潜力的场发射阴极材料。 6)首次采用气相输运方法在有金属填充的多孔硅、纳米硅衬底上制备了ZnO纳米 棍、纳米带和纳米柱。通过催化剂和衬底结构图形化实现了ZnO材料的图形化和选区 生长。场发射测试表明,这些样品具有较低的开启电场和阂值电场,较高的发射点密度 以及均匀一致的发射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琛,白春礼;利用STM进行纳米加工过程中的阈值现象研究[J];物理;1997年09期
2 成国祥,蔡志江;纳米结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解思深;;专题: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J];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08年11期
4 赵一;;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吴国艮;洪建明;倪永红;胡广志;杨周生;叶寅;;银纳米结构的固相合成及其光学、电化学性能(英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杨魁;;非平衡2:1型蒙脱石微观结构特征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6期
7 周化岚;施文健;;扫描探针刻蚀技术可控构建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结构[J];分析化学;2009年06期
8 李建军;齐怀琴;;铟掺杂一维半导体氧化锌纳米螺旋制备及表征[J];高师理科学刊;2009年06期
9 林煜;姜琦斐;;铝片衬底上氧化锌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董树忠;实现纳米结构的新途径──STM制版技术[J];物理;1991年11期
11 都有为,陈鹏,朱建民,邢定钰;纳米结构Zn_xFe_(3-x)O_4-α-Fe_2O_3多晶材料中的巨隧道磁电阻效应[J];物理学报;2001年11期
12 李红山,苑星海;纳米结构与态迭加[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3 孟宪平,杨俊林,林仲华;新型纳米结构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和性能[J];中国科学基金;2003年04期
14 刘强春;唐凯斌;;醇体系中合成CuGaS_2纳米晶及其形貌演变(英文)[J];化学物理学报(英文版);2006年04期
15 嵇伟平;韩培;赵常利;蒋垚;张小农;;钛合金表面纳米结构对成骨细胞黏附的促进作用[J];科学通报;2008年01期
16 胡正龙;胡永明;尤晶;周迪;邹亚囡;顾豪爽;;掺钕钛酸铋纳米结构的水热合成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7 袁嘉国;章俞之;乐军;宋力昕;胡行方;;氯醇盐溶胶-凝胶法纳米结构氧化钨薄膜的光谱学特性[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18 周化岚;施文健;;纳米笔刻蚀技术构建小牛胸腺组蛋白纳米结构[J];分析测试学报;2009年05期
19 程笃庆;关庆丰;朱健;邱东华;程秀围;王雪涛;;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纯镍表层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J];物理学报;2009年10期
20 刘凯;杜凯;陈静;周兰;张林;方瑜;;高质量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制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刚;赵江;;纳米结构化三相接触线的新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2 江雷;;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菲;梁金生;汤庆国;;海泡石环境矿物材料的纳米结构及应用[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4 李素梅;刘文彬;李常亮;;纳米结构二氧化锰的合成及其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热降解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杨建辉;王海水;张洪杰;逯乐慧;施伟东;;贵金属(Au、Pt、Pd)空心纳米结构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杨策;曾瑶;吴佳佳;侯仰龙;;Fe_3O_4各向异性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及其相关性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逸凡;朱红平;赵刘斌;吴德印;任斌;田中群;;金、银纳米结构上的对巯基苯胺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侯建国;;纳米结构与性能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贾薇娜;贾博祥;曲凤玉;武祥;;形貌可控的硫化锌纳米结构自组装及其黄光发射和疏水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丽丽;刘让苏;田泽安;刘全慧;;凝固条件对液态Ca_7Mg_3合金纳米结构演变影响的模拟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可;基于纳米结构的场致电子发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君礼;金属磷化物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与形成机理[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蒋蓉蓉;纳米结构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作为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强;ZnO、MnO_2、氧化硅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杨海峰;片状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纳米结构模板合成中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4年
6 万青;零维Ge和一维ZnO纳米结构与器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4年
7 霍子扬;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调控合成、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郑先锋;镍基磷化物新型纳米结构的合成、组装和磁性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薛鹏冲;手性小分子有机凝胶剂的合成、组装及其模板构筑无机纳米结构[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辰光;几种金属氧化物和空心纳米结构的形貌控制合成[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锋;ZrO_2/Y_2O_3纳米结构粉末及热障涂层的研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陶鹏;纳米结构MgZnO的制备和表征[D];兰州大学;2010年
3 闫丽丽;纳米结构Cu_2O阵列薄膜的铜阳极氧化法制备及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晓辉;纳米结构TiO_2的制备、组装机理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薛秀冬;二氧化钛及钛酸盐杂化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D];苏州大学;2010年
6 张彬;磁性纳米结构的微磁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程威;水溶性超顺磁铁氧体单分散纳米结构的合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何双虎;电化学法制备ZnO纳米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莉;非水体系下聚苯胺纳米结构的合成及气敏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文军;共溅法制备Mn掺杂GaN薄膜和纳米结构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清春;第四次科技浪潮由纳米开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记者 戴恩国 高显洲 通讯员 丁义浩;纳米结构合金钢在东大成功问世[N];中国冶金报;2006年
3 记者 刘霞;英研制新一代纳米化学反应器[N];科技日报;2008年
4 章迪思;上海“纳米军团”领衔三大国家项目[N];解放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彬;张万喜:科研要有市场观[N];协商新报;2007年
6 王立;纳米信息技术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操秀英;进军多学科前沿交叉新领域[N];科技日报;2010年
8 吴铭;科学家获得光子晶体纳米结构[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通讯员  喇玉娟 记者  刘芃;DNA “折纸术”绘出中国地图[N];上海科技报;2006年
10 记者 唐婷;专家提出我国应加强纳米信息技术研究[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