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黎志华  
【摘要】:在新的资源竞争条件下,没有竞争力、缺乏竞争优势的高校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寻求竞争优势也日益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目标。竞争和竞争力不足一直是我国高校发展的症结,随着竞争的加剧,竞争环境下我国高校的发展问题也成了高教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论文选择高校竞争优势问题探讨为切入点,将竞争优势的形成作为新世纪我国高校发展和争创一流的突破口,对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 对于高校竞争优势问题的探讨,表面看它只是一个涉及到学校未来发展的教育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是不可能仅依靠教育自身的理论的,而必须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进行探讨,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本研究借用市场细分理论,运用利益关系人的分析方法,对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高校竞争优势是一所高校在其产品市场内所具有的优势,它是高校产品最大限度满足市场主体需要基础上所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位势。 论文首先对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办学竞争历史进行了探讨,从中总结出高校竞争的实质与特征,继而分析现代高校竞争的环境,提出现代高等学校要获取竞争的胜利,必须要努力创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竞争是一定资源市场内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形成建立在对市场需求主体需求最大程度满足之上。论文的第二部分将借用市场竞争理论分析高校竞争优势,并根据高等学校“产品”特征和其市场主体需求状况对高等教育市场进行细分,以市场细分来确立高校竞争优势发展的基础。 第三部分将对国内外高校竞争优势形成的轨迹进行探寻,以从中找出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经验启示,并根据目标市场理论探讨高校竞争优势形成的市场机制。 第四部分将对我国高校竞争不足的成因及我国高校竞争的特征进行分析,从中得出我国高校竞争优势形成的战略思路,以期能为我国不同高校竞争优势的形成提供一些建议。 论文最后提出应将竞争优势的确立作为高校未来发展的中心任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3期
2 李延保;关于高等学校“九五”教材建设工作的建议[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2期
3 王国祥;国家教委副署第二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6期
4 ;国家教委专职委员、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抓好考试管理工作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4期
5 ;团结队伍凝聚力量研讨教学迎接挑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教学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2期
6 钟秉林;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1期
7 钟秉林;深刻领会全教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4期
8 熊威;高等学校教材评介、发行和使用工作研讨会[J];中国大学教学;1999年06期
9 ;国家教委第三届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评奖结果揭晓[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2期
10 峻峰;;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到比较竞争优势——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评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1 胡秀荣;加强教学工作 提高管理水平 国家教委举办第二期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研讨班[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4期
12 林志坚;;论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的竞争与协调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8期
13 刘彩霞;杨洁;;基于产业集群成长动力机制视角的竞争优势评价模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文平;;酒店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以中山市为例[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5 彭玲;;广东加工贸易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6 郭丹;;论战略人力资源成本管理[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7 张玓;林珊;赵颖婕;;政府在低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基于“钻石”模型理论的分析[J];学术界;2011年07期
18 ;国家教委召开高等学校理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1期
19 曲钦岳;重视教学研究工作发挥理论探索和决策咨询作用——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2期
20 张方;;协同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熵理论及耗散结构论[J];社会科学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明;;调优五大结构 整合竞争优势[A];2002“商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曹阳;;我国商业集团整合模式的设计——以零售业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黎志成;陈雪;胡斌;;试论西部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陈旭东;;对加入WTO后提高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思考[A];甘肃保险论文集[C];2004年
5 潘文安;;基于整合能力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与企业竞争优势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永强;刘倩琦;郑东丽;;创建产业群结构 打造济宁经济名片[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7 杨洋;李仕明;;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平;;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研究[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宋献中;张功富;;资本结构、投资行为与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印中华;宋维明;;浅析中国木材产业竞争优势的发挥[A];第二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熊连庆;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与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朱永华;传统产业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娆;基于产业集群的乡镇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6 方润生;企业冗余资源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3年
7 马丹;中美对外贸易体制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花昭红;顾客视角的动态顾客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赵寿森;我国石油开采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郭毅夫;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内在机理及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志华;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4 冯海虹;我国高等学校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张泽麟;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陶秀丽;高等学校现行社会保险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4年
7 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8 金涛;中国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李保升;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10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小柳;让知识转化为竞争优势(上)[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王玮 李民峰;竞争优势从何而来[N];黑龙江日报;2005年
3 中共尚志市委书记 杨靖武;立足竞争优势 挖掘成长潜能 打造区域亮点[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吴贵明;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N];首都建设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勤峰;宇通客车 业绩增长确定 彰显竞争优势[N];中国证券报;2009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黄国雄;满怀信心在逆境中培育新的竞争优势[N];经济日报;2009年
7 张立军 本报记者 王茵;项目异地搬迁 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N];辽源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 许海霞;“实干兴企实干增值”提升竞争优势[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吴勇 通讯员 王险峰 赵攀峰;化政治优势为竞争优势[N];中国民航报;2011年
10 汪晓春;浅析企业竞争力和竞争优势[N];中国企业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