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

李爱萍  
【摘要】:美国国际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发展勃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这半个多世纪中,美国国际教育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政策与教育制度并对当代美国社会与教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美国国际教育体现出向全球教育转型的趋势。本论文探讨美国国际教育问题的历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美国的国际教育理论与国际教育政策,目的是在清理美国国际教育发展历史线索的基础上,探明美国国际教育的实质与特点;国际教育与国民教育、全球教育的关系;国际教育理论与国际教育政策及其实践的关系,为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改革、教育理论建设以及国防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 论文分为导论、国际教育的历史与现实、国际教育的理论与观点、国际教育的政策与法规,以及结语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阐述五个方面的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范围与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特色与后续研究。 第一章“美国国际教育的历史与现状”以几个重要国际教育法案颁布的时间为依据,将国际教育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国际教育的“萌芽期”(1936—1946);国际教育的“勃发期”(1946—1966);国际教育的“回落期”与“抗争期”(1966—1991);国际教育的“强盛期”(1991—2002);国际教育的“转型期”(2002—)五个部分进行阐述,每一个部分又围绕国际教育政策、国际教育管理、国际教育实践与国际教育理论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叙述,使国际教育的历史发展可以通过国际教育的四个问题得到具体展现,使历史研究与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在国际教育历史的纵向陈述中完成对国际教育四个问题的纵向比较。最后,在对国际教育历史进行追溯的基础上,概括出美国学者对国际教育基本含义的认识。 第二章“美国国际教育的理论与观点”在对不同美国国际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将美国国际教育理论按“问题”而不是按思想家分为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与阐述:国际教育与社会发展;国际教育与教育变革;国际教育与课程开发;国际教育与教师培训;国际教育与教育研究。其中每一个问题之下又包括不同国际教育的具体教育理论或教育观点,例如“国际教育与社会发展”就包括:“国际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本质”;“国际教育是国家社会安全的保障”;“国际教育是全球公民生活的需要”三种不同观点,事实上也是三个思想家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认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每一个专题的国际教育思想可以通过不同国际教育家的不同研究视角得到展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这一专题思想的总体认识。与此思路一样,本章试图通过对国际教育思想五个问题的阐述与介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景仪;;全球教育——学会互相依存[J];早期教育(教师版);1992年06期
2 帕特·达克豪,王志彦  ,薛娈立  ,焦春玲;全球教育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袁爱玲;90年代幼儿园应进行“全球教育”[J];学前教育;1994年04期
4 哈利·安东尼·帕崔诺,栗晓红;私立部门在全球教育市场中扮演的角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5 ;国外信息[J];课程.教材.教法;1993年01期
6 ;2010年全球教育(虚拟)会议即将召开[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7 大卫·L·格劳斯门;胥珍珍;;召唤:教育跟上世界发展的现实[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8 冯昭奎;互联网推动全球教育革命[J];了望;2000年36期
9 白成华;Internet与全球教育一体化[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洪子锐;;全球教育课在美国[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0年03期
11 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2 ;西方大国抢占全球教育市场[J];广西教育;2001年06期
13 张忠元,向洪;创建一流大学与全球教育竞争[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4 孙松滨;教育与培训结合是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年03期
15 张荷皎;;解析美国国际教育的历史与未来[J];文教资料;2008年05期
16 赵风波;;全球教育开支集中在少数国家[J];教师博览;2008年02期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09全球教育摘要》[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5期
18 ;“终生学习:全球教育新视野”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J];中小学管理;2001年09期
19 韩雪;美国社会科课程内容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0 ;波蘭數學竞赛会的情况[J];数学通报;195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功;;现实的需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2 刘乃强;;香港推行国民教育的正反经验[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谢国雄;;浅谈汉川抗日根据地的国民教育[A];铁军雄风——纪念新四军建军6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张希希;;论活动教学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刘冬;;“国家教育”与学校德育[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韩兴勇;叶骏;;渔民教育和渔业管理的关系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苌花荣;杜小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发展及当前的障碍作用[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04年学术年会“资本论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8 胡聃;陈超;;现代环境审计发展趋势与我国环境审计体系建设[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创新与政策导向专辑[C];2006年
9 吕如意;;公民意识教育方法和途径研究——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在推广国民教育的实践与分享[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10 何志平;;公民教育国际研讨会演讲词[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萍;美国“国际教育”:历史、理论与政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旭东;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前期欧美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历史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
3 付菠益;宣泄的仪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D];中国传媒大学;2006年
5 吴维铭;体操在我国中小学体育中的地位及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6 常江;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申国昌;守土经营与模范治理的双重变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王旭川;中国小说续书的历史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策;保障措施制度在GATT/WTO框架下的演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茹茹;美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王宇恒;中医骨伤科整复固定技术史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田志方;人格权扩张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李娜;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精神教育分析与对策[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5 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D];西南大学;2006年
6 王子涛;论地理标志的概念[D];苏州大学;2006年
7 吴颖;郊野公园规划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8 魏海群;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边瑞瑞;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动因[D];兰州大学;2006年
10 唐琳娜;我国女子大学历史回顾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红;国民教育——企业年金快速发展的基础动因[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唐向东 通讯员、陈福东 本报记者、温庆生;引领学子扛大旗[N];光明日报;2003年
3 通讯员 冯立峰 江波 记者 杜冰;香港国民教育中心国情教育基地落户深圳[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谢苗枫 梅志清 通讯员 赖红英;粤国民教育“三步走”和谐发展[N];南方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省委党校国民教育创新有成[N];山西日报;2008年
6 崔劲松 魏小华;未成年犯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江西有望先行一步[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报考条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雪梅;打造国民教育的第二课堂[N];人民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何天进;二炮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N];科技日报;2000年
10 左斌周 黄莉;剑阁县倡导“快乐检察”成效显著[N];广元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