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

杨静  
【摘要】:初任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类特殊群体,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个体的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本丈以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中心,分析国际上成功国家的典型案例,探究国际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趋势走向、目的与宗旨、基本结构与内容、管理与评价等内容,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为制定我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决策和启示。 论文研究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建立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重要性及目的出发,分析界定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相关概念,归结其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旨在引导下文国际初任教师专业发展之态势及标准的建立与实施。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美英等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建立与实施,主要呈现两国发展标准的概貌与特征。具体从美英两国的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走向、标准的建立与发展入手,重点剖析了美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结构与内容、管理与实施、组织形式、鉴定与评价等方面。 第三部分是介绍我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概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内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引入我国广西南宁市教育体系的教师专业发展指引,以期作为扣响我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敲门砖。 第四部分在比较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差异状况的基础上,再次揭示我国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制定我国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提供决策启示: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设立清晰明确的初任教师入职引导制度;为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定标准;建立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培育合作性的教学文化;政府的大力财政支持。 总之,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旨在通过建立和完善初任教师的各项培养目标及教学标准来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溯源上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抢占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的制高点,我国必须以美英等国的经验为鉴,发挥后发优势,建立系统化、科学化的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体系,保障初任教师迈好生涯发展的第一步。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韦禾;;开启教育智慧 促进专业发展——《初任教师手册》评介[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2 彭江;;内修外养:全面促进初任教师适应与专业发展[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3 王小明;;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问题与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年06期
4 王忠玲;阮成武;;学校文化激励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任教师“存活”的三个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11期
5 陈淑娟;马泽民;;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董静;;专业发展视阈下教师职业规划的流程与标准[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7期
7 葛玉梅;;积极典型生活事件对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张一春;杜华;王琴;郑旭;马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模型建构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5期
9 任学印;索桂芳;;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张晶;;初任教师自主式发展途径的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1 陈帆;郑勇;;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8期
12 郑友训;王新颖;;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透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8期
13 周明;;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全面、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9期
14 葛玉梅;;消极典型生活事件对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09年01期
15 刘莉萍;;乡村初任教师文化认同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16 卢丽华;周明;;如何促进初任教师的专业发展——英国初任教师入职引导评价与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5期
17 王雪竹;吕立杰;;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困境及改进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1期
18 于淑云;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与校长培训[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9 梁红京;马海涛;;教学档案袋: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评价工具[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11期
20 周耀威;陈李剑;;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认识自身专业发展问题[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培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初探[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黄道鸣;苏咏梅;肖化;张军朋;;内地与香港科学教师职前专业发展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曹亚首;谷勇;殷瑶;王玉玲;安明超;尤云钊;;麻疯树优树选择方法与标准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李旸;孙学东;胡生辉;张玉萍;;刨花板握螺钉力测试方法比对试验[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专;;学校为初任教师营造一个快速成长的“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西南卷)[C];2012年
9 赵长生;王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和现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曾伟;;煤矿移动式避难舱标准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严玉萍;中美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谭菲;美国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肖君;学习技术系统谱系框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灿;企业经营战略业绩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何雪峰;初任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明;中学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新颖;成功与挣扎[D];江南大学;2009年
5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莉;英美初任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志宏;上海市幼儿园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黄燕;初任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颖;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梁杰 张晨 李丹;激励长期从教 支持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贵阳十七中 尹媛;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4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记者 王丹云;打造专业发展协同运作的运营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8年
6 通讯员 梁晴;打造教师的幸福家园[N];绍兴日报;2011年
7 谢海阳;与学生一起成长[N];文汇报;2003年
8 胡小勇;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王少飞;给教师专业化“布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