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摘要】:非典型肺炎作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给中国社会和人民带来了生命损失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本文以从危机的预警、危机的应对、危机的恢复和危机对中国文明的促进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
最高明的危机管理,不在于危机形成和爆发以后的干预,而在于排除可能导致危机的种种可能性,也就是危机的预警。危机预警系统包括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案。预警指标的制订必须科学精确。当“非典”预警病例出现后,就应该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案,来应对危机。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因此,地方和国家的预警方案也有所不同。此外,危机预警系统要及时启动,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我们国家吸取抗击“非典”的经验教训,建立了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这有利于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疫情。
“非典”大规模爆发后,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迅速设立了指挥系统,协调有关方面统一行动,确保了抗击非典斗争的胜利。我们国家采取果断措施,隔离非典传染源,制止非典病毒的进一步传播。同时,国家运用法律、财政等一系列手段和政策宋应对“非典”危机。
“非典”危机结束后,我们国家努力进行恢复工作。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型和再造,政府正在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开型透明型政府转变。同时,国家还修订了《传染病防治法》,完善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法律体系。“非典”危机提醒我们,我们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需要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和新的外交理念。
“非典”危机促使中国人反思自己的文明。它使使中国人树立了文明生活意识;促进了政治文明的进步;推动了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媒体舆论的新闻自由;加强了国民的危机意识;促进了民族精神的升华。
|
|
|
|
1 |
伏军贤;李景梦;刘丹平;;综合医院应对危机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5年12期 |
2 |
蒋小杰;崔运武;左林江;;论地市级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防机制的构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3 |
;公共卫生专家谈此次非典型肺炎的临床和流行特点[J];四川农业科技;2003年05期 |
4 |
侯振刚
,徐锡龙
,蒋承;这里更需要“看得见的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应对经验[J];当代医学;2003年11期 |
5 |
汪亮;危机管理在应对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4年S1期 |
6 |
叶琳,刘雅文,王伟,石东风,金明华,马萱钺,栗学军,曹锦丹,王丽伟,孙志伟;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1期 |
7 |
魏铭;政府管理学院与美方联合召开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视频国际会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
8 |
;关于加强对非典型肺炎常规预防恢复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通告[J];天津政报;2003年12期 |
9 |
李书凯,胡先明;公共卫生危机管理探讨[J];卫生软科学;2004年02期 |
10 |
;非典型肺炎临床表现[J];护理学杂志;2003年07期 |
11 |
;非典型肺炎常见问题的解答[J];青海科技;2003年02期 |
12 |
;非典型肺炎病例的临床诊断标准(试行)[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09期 |
13 |
韦仁健;积极预防“非典”确保人人健康[J];健康生活;2003年05期 |
14 |
;认清“非典”真面目[J];养生大世界;2003年06期 |
15 |
本刊编辑部;;全力以赴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J];浙江政报;2003年12期 |
16 |
陈正贤,李静,郭纪全,高平,涂海燕;非典型肺炎诊治初探[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06期 |
17 |
刘强,许昕;从贝叶斯公式看非典型肺炎的确诊[J];统计与决策;2003年09期 |
18 |
;国家成立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J];医院管理论坛;2003年05期 |
19 |
张仲海;非典型肺炎早期的中医药治疗[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04期 |
20 |
;非典型肺炎的预防[J];湖南农业;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