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真菌降解酶系及活性黑KN-B生物毒性研究
【摘要】:本文以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um)为对象,检测了该菌对染料活性黑KN-B(RB KN-B)的降解效应,从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以及菌丝细胞超微结构两方面,研究了RB KN-B对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物毒性效应。此外,本工作还初步探讨了一种白腐真菌诱变株(暂名12#诱变菌)的产酶情况,以及该菌生物反应器处理对复配染料生物毒性的改变。
本工作得到以下结果:
(1)本培养条件下,黄孢原毛平革菌纯培养液中能检测到锰过氧化物酶(MnP)和较低水平的漆酶(Lac)活力,未能检测到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力。MnP和Lac活力均在培养5天后检测到,培养7天时MnP活力达到最高。
(2)RB KN-B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98nm。经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后,各RBKN-B剂量组(50-500mg/L)598nm处的吸收值显著降低。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显示,培养液最大吸收峰由598nm移至525nm和556nm,可见光各波段峰值均减小,紫外段的吸收光谱也发生了变化,提示部份RB KN-B被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
(3)50mg/L RB KN-B作用下,黄孢原毛平革菌的MnP活力升高;高于200mg/L剂量的RB KN-B抑制MnP活力,抑制效应随着RB KN-B浓度增加而增强,较低剂量RB KN-B(20-80mg/L)作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MnP活力在时程上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效应。
(4)应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实验及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分析方法检测RBKN-B染料溶液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RB KN-B具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性。
(5)50mg/L RB KN-B能导致部分菌丝细胞质壁分离以及细胞壁增厚。高于200mg/L剂量的RB KN-B则能够破坏细胞膜,损伤线粒体,导致胞质凝结,胞质内容物减少,呈现大片电子空白区,损伤程度随着RB KN-B剂量增高而加大,表明RB KN-B对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
(6)采用正交实验改变摇瓶培养条件,均未在12#诱变菌培养液中检测到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在12#诱变菌生物反应器系统中,加入一定剂量复配染料后,能够在反应器出水中检测到LiP和MnP活力,表明该菌在共生体系下能够产生木质素降解酶。
(7)应用发光细菌法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实验的方法,检测12#诱变株生物反应器处理前后复配染料溶液的生物毒性。结果表明,100mg/L和400mg/L复配染料溶液经处理,致突变性明显降低,100mg/L复配染料溶液急性毒性明显降低,但400mg/L复配染料溶液的急性毒性未见明显改变。
|
|
|
|
1 |
丁娟;罗坤;周娟;高士祥;;三株白腐菌产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降解[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9期 |
2 |
杨晓宽,杜连祥,路福平;白腐菌产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的优化[J];生物技术;2004年03期 |
3 |
孟庆辉;代莉蓉;崔艳红;;黄孢原毛平革菌低温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4 |
熊小平;文湘华;白亚楠;徐康宁;钱易;;白腐真菌发酵中胞外蛋白酶对MnP的产生及其稳定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5期 |
5 |
尹亮,谭龙飞;黄孢原毛平革菌生产锰过氧化物酶的发酵条件研究[J];生物技术;2004年04期 |
6 |
梁园园,张朝晖,周哓云;黄孢原毛平革菌木素降解酶系的研究进展[J];工业微生物;2003年04期 |
7 |
胡明,卢雪梅,高培基;锰过氧化物酶的结构与功能[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3年03期 |
8 |
张朝晖,邵红,周晓云,岑沛霖;三相鼓泡塔生物反应器培养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木素过氧化物酶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9 |
章燕芳,李华钟,华兆哲,陈坚;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对染料脱色的性能比较[J];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05期 |
10 |
杨晓宽;;黄孢原毛平革菌锰过氧化物酶基因(MnP2)的克隆[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
11 |
王蓓,王圆,周晓云,芦国营;锰过氧化物酶(MnP)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5年04期 |
12 |
章燕芳,李华钟,华兆哲,陈坚;黄孢原毛平革菌合成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及其菌球在染料脱色过程中的作用[J];过程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
13 |
周金燕;张发群;桑原正章;;真菌产生的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研究——Ⅰ.富氮培养基筛选产酶的真菌[J];微生物学报;1993年05期 |
14 |
刘东华;张朝晖;吴叶明;;黄孢原毛平革菌胞外过氧化物酶系的固定化及性质研究[J];科技通报;2009年01期 |
15 |
韩昌福;郑爱芳;李大平;;聚丙烯酰胺生物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2006年01期 |
16 |
胡国库;颜永红;姜权;吴波;冯红;张义正;;黄孢原毛平革菌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应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5期 |
17 |
高尚;陈诚;陶芳;戴兴春;黄民生;施华宏;王国华;;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及固定化载体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8 |
邱爱连;李文燕;郑耀通;范晓静;叶友贤;孟延;;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诱变育种及其产酶特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03期 |
19 |
曾光明;陈耀宁;;白腐菌相容菌株的筛选及其混合培养产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20 |
张旭初;张朝晖;;固定化黄孢原毛平革菌生产乙二醛氧化酶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