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及微型化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一章 概论
首先简单回顾了毛细管电泳(CE)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对CE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次对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CE-AD)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介绍了安培检测理论、电极检测方式、CE-AD分析范围的拓宽和发展动向等。重点综述了CE-AD技术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CE-AD在中药有效活性成分生物碱类、黄酮类、酚酸类、蒽醌类、香豆素类、苷类及其它活性物质的分离检测及其中药指纹图谱分析中的应用。最后综述了近年来微型化毛细管电泳的研究进展。本章共引用文献227篇。
第二章 虎杖及其复方制剂中活性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研究
虎杖系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的民间中草药之一,主要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芪类、游离蒽醌和蒽醌苷类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中白藜芦醇、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是虎杖根茎中比较重要且含量相对较高的四种活性成分。本文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法(CE-AD)同时测定虎杖原草及其提取物制剂金胆片中白藜芦醇、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酸等四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含量。本实验采用柱端射壁式检测法,以直径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检测电位为+950mV(vs.SCE)。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上述四种组分在80mmol/L,pH8.7的硼砂缓沖溶液中27min内达到基线分离。四种组分在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S/N=3)达5.0×10~(-8)g/mL—4.2×10~(-7)g/mL。该法简便、可靠,已成功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第三章 沙棘及其复方制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
|
|
|
|
1 |
徐娟,陈爱英,单正明;植物性食品中雌激素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及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02年09期 |
2 |
;信息荟萃[J];农村百事通;1998年07期 |
3 |
任宝生;保健佳品——沙棘汁[J];森林与人类;2000年07期 |
4 |
;沙棘前处理线简介[J];沙棘;2003年04期 |
5 |
陈友地;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在西安市召开[J];林产化学与工业;1990年01期 |
6 |
曹程节;10'P沙棘啤酒的研制[J];酿酒科技;2000年01期 |
7 |
姚文章;全国沙棘培育利用讨论会在山西召开[J];林产化学与工业;1985年04期 |
8 |
赵云峰,吴永宁,王绪卿;植物雌激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1999年07期 |
9 |
周力,谢建春,戈育芳,徐筱杰;分子烙印技术在沙棘功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物理化学学报;2002年09期 |
10 |
;发展中的建平神兴[J];沙棘;2004年02期 |
11 |
高菊芳
,陶黎明;抗营养性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在治疗性应用(中)[J];世界农药;2004年04期 |
12 |
;沙棘前处理线简介[J];沙棘;2004年03期 |
13 |
周福明,刘静;一种抗污染植物——沙棘[J];新农业;1993年09期 |
14 |
刘文江,李凤双;沙棘制化妆品的几则配方[J];甘肃科技;1994年03期 |
15 |
车振明,刘宝琦,于艳琴;沙棘黄天然色素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1995年01期 |
16 |
高锦明;纯天然品味 超时空享受 沙棘新产品灵芝沙棘奶粉问世[J];沙棘;1995年04期 |
17 |
陈树俊;国内沙棘产品开发及生产现状[J];山西食品工业;1998年04期 |
18 |
罗自生;沙棘系列产品开发[J];农牧产品开发;1999年01期 |
19 |
;沙棘饮料崛起在青藏高原[J];沙棘;1999年01期 |
20 |
乌凤岐,陈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