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
【摘要】:本论文的上篇挖掘并分析了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为人所忽视的教育学思想。其中,狄尔泰在历史部分通过对漫长西方教育史,尤其是德国教育史的发展轨迹与重大问题的解剖,得出了当时流行的普遍有效教育体系不可能的结论。而在体系部分,他在历史追溯与批判的基础上,扬弃以赫尔巴特、斯宾塞等人为代表的古典教育科学,结合当时人类学与实验心理学的成就,在生命哲学与精神科学整体的基本立场的观照下,建立了较为严整的教育学的科学体系,促成了现代形态的教育科学的诞生。
下篇则解析了文化教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与狄尔泰的精神联系——他们在哪些方面继承了老师的学说,又作出了哪些创新与发展。斯普朗格与诺尔是第一代弟子,他们从不同侧重点深入展开,使得学派基本成型。福利特纳与博尔诺夫是间接弟子,他们具有更强的当代性,终使由狄尔泰开创的源流蔚为大观。
总之,狄氏教育学是西方教育学在十九世纪晚期承前启后的过渡时代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具有很高的采探价值。
|
|
|
|
1 |
陈千良;;从历史的角度谈如何搞好民办学校的班主任工作[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
2 |
黄璐琦;张瑞贤;曹春雨;;我国生药学的历史回顾[A];2000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1年 |
3 |
张岚;;“治未病”的历史文化探源[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
4 |
吴静娜;卢建华;王福影;吴倩文;李玮;;论健康管理的历史和现实[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1届3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
5 |
黄欣;吴志功;;美国大学排行的产生与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
6 |
金东英;李志平;;“生物技术”一词的由来[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12届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
7 |
朱明华;;我国病理尸检的过去和现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8 |
田恒平;;班级管理:回顾与前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
9 |
陆琦;郑洁;;广州古园林札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
10 |
包希福;;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