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线工程(PLE)理论在企业信息系统中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1970年以来,软件生产率一直稳步提高,但是还不足以弥补人们对软件行业的要求和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今天,由于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成本中的比例持续升高,又由于软件缺陷仍然是很多常见故障的原因,因此任何能促进软件质量的提高和开发生产率改进的措施,都会把软件行业从长期的危机状态中逐步引导出来。基于重用的软件工程一直被认为是可以提供这种改进的唯一实用和现实的途径。
目前国内外的软件从事者,都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源于模糊和矛盾的用户需求的软件,只要没有充分地理解建立该软件的过程,就可能遇到成本、可靠性、上市时间和可移植性等诸多因素的冲突。因此,我们应该设法重用已成功的产品或开发过程。
软件重用的基本假设是:(1)今天所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很多共同点,(2)通过重用以前开发团队的过程和产品解决新问题,提高生产率并改进最终系统的质量。
其中,产品线工程(Product Line Engineering-PLE)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软件重用,适用于开发相同领域的类似产品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生产率和质量,缩短产品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
现在国内的软件企业,并不是没有这样的条件去通过基于重用的软件工程来提高软件产品的品质,而是缺乏把理论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就如我们经常面对的企业信息系统开发,很多业务需求都是类似的,其中一大部分都可以参照以前开发的类似系统,从而提高品质和生产率。
作者通过参与先后两个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在Enterprise Java Beans(EJB)体系结构基础上建设了产品线体系结构和产品线的核心资产,对产品线理论进行了实践。
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建立了产品线的体系结构,提出一系列建立产品线体系结构的方法:2、分析并设计了产品线的构件架构,给出了基于重用标准的三种构件组织形式;3、建立可重用构件库,描述了可重用构件库组成标准;4、在产品线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分析了经过产品线理论实践之后,整体开发效率的提升及其优缺点。
目前,该产品线已取得客户认可,不断有新产品推出,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