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摘要】: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秦岭南坡,东经107°40′~107°55′、北纬33°33′~33°46′。保护区内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佛坪保护区处于中国苔藓植物分区的华北区和华中区的过渡地带,区内苔藓植物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物种多样性的定量研究尚未进行过。通过本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丰富中国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资料;另一方面也为该保护区内苔藓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论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佛坪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第二部分是佛坪保护区苔藓植物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研究。
第一部分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通过两次详细的调查,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5054份,经室内鉴定,已确定佛坪保护区的藓类有355种7变种2亚种,隶属37科129属;苔类104种5变种1亚种1亚型,隶属25科34属;发现陕西新纪录135种(包括种下单位),其中藓类72种,苔类63种;且保护区内在海拔1400~1450m和1900~2000m处苔藓植物的分布较多,种类丰富。
2 佛坪保护区苔藓植物的地理成分以东亚成分最多,其次是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占相当比例。具体表现为:东亚成分为主,占39.52%,其中以中国—日本分布为主;温带成分第二,占总成分的36.48%,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中国特有第三,占总成分的12.66%;热带成分也占一定的比例,占11.35%,其中以热带亚洲分布(4.59%)居多,表明该保护区的苔藓植物具一定的亚热带亲缘关系。且保护区内分布的中国特有种有58种,东亚特有属6个,苔藓植物的中国特有性较高。
3 通过与邻近地区藓类植物属种相似性的比较分析,佛坪保护区的藓类与秦岭北坡光头山的属、种相似性系数最大,但在极点排序图上,佛坪与金佛山、神农架的距离更近,与光头山的距离较远,表明佛坪保护区的藓类虽与光头山的共有种最多,但在地理成分上,东亚成分较多,且分布有更多热带成分的种类,其区系成分与金佛山和神农架有更多的联系,而与光头山则稍远。
4 根据对佛坪保护区苔藓植物地理区系成分的研究,对该保护区在中国苔藓植物地理分区的位置有了明确的认识:佛坪保护区处于我国苔藓植物区划中华
|
|
|
|
1 |
孙雅楠;佛坪 熊猫救助档案[J];人与生物圈;2004年05期 |
2 |
王玛丽,任毅,党高弟;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苔类植物的调查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3 |
李海平,李荣社,张拴厚;1998年陕西区域地质调查重要新进展[J];陕西地质;1999年02期 |
4 |
何红;;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09年01期 |
5 |
孙建平,孙根年;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测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刘永福,胡志新;陕西省“参”药的种类及分布[J];陕西中医;1995年02期 |
7 |
李欣海,李典谟,雍严格,张坚;佛坪大熊猫种群生存力分析的初步报告[J];动物学报;1997年03期 |
8 |
毕宝贵,刘月巍,李泽椿;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系统的中尺度分析[J];大气科学;2004年05期 |
9 |
翟惟东,马乃喜;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J];中国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0 |
魏辅文;佛坪:托起大熊猫未来的希望[J];人与生物圈;2004年05期 |
11 |
扬兴中,胡青霞,席永梅,席壁霞;陕西佛坪地区几种经济动物利用现状和建议[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88年04期 |
12 |
佛坪林;发展森林旅游 振兴佛坪经济[J];陕西林业;2003年05期 |
13 |
;野性佛坪游[J];人与生物圈;2004年05期 |
14 |
孙雅楠;佛坪保护区建区实录[J];人与生物圈;2004年05期 |
15 |
宋小明;佛坪原名[佛爷坪][J];人与生物圈;2004年05期 |
16 |
李海平;陕西省佛坪发现太古宇结晶杂岩[J];中国区域地质;1998年03期 |
17 |
白忠德;佛坪 熊猫趣闻[J];野生动物;2004年01期 |
18 |
何承德,刘世修,马小琴;寄生在中国大鲵的卷尾属线虫三新种(锥尾目:异尾科)[J];四川动物;1992年03期 |
19 |
任毅,狄维忠;陕西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及新分类群(Ⅰ)[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
20 |
王居里;佛坪地区印支期花岗岩的成因[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