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观转变的大学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课程与知识的联系是内在的、必然的。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结果。从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课程改革的历史简直是知识观变化的历史,且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知识观推动下进行的,当然,每一次课程改革也都潜藏着赞成或反对某种知识观。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21世纪初期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变的背景下,探讨大学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主要说明课题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阐述知识、知识观与课程的关系。第二部分知识观的转变。运用比较的方法,从知识思维、知识性质、知识类型与知识生产四个方面,分析从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的转变。第三部分对我国大学课程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反思,分析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形态和知识形态的变化,我国大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历史、社会和知识观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研究基于知识观转变的21世纪大学课程改革设立问题之镜。第四部分基于知识观转变的大学课程改革趋势与议题。从世界发达国家来看,它们率先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以它们为例分析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并阐述由知识观转变引起的大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改革方向。文章最后即第五部分,结合我国当前高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21世纪初期我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