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对策研究

陈斌林  
【摘要】: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近20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连云港的港口建设、临海工业、沿海旅游、近海养殖等海洋开发活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也给连云港近岸海域的环境带来了变化。 目前,对连云港近岸海域开发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单个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难以系统、全面地分析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此,本研究于2005年10月对连云港近岸海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从海水化学、沉积物、海洋生物等方面对海洋生态压力、生态效应等有关指标进行了监测,结合历史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人类开发活动对碱厂海域、港口海域和核电站海域造成的累积环境影响,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 (1)连云港近岸海域开发活动,局部地改变了海域属性,导致潮流场的变化,使连云港近岸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对水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核电站海域总体水质较好,港口海域总体水质最差,三个海域水质总体上均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中港口海域和核电站海域首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其次为石油类、无机氮;碱厂海域首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其次为活性磷酸盐、COD_(Mn);各海域重金属污染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2)研究发现连云港近岸海域为南部废黄河的水下现代堆积浅滩,以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物源相对单一。远岸海域为典型的残留砂,中间为现代沉积与残留沉积的过渡带,物源开始多样化,粒径也变粗。拦海西大堤工程使南北贯通的海峡变成了半封闭的人工海湾,潮流和水动力条件发生了变化,相应地表现在沉积物的粒度分布上,进而导致底质环境的变化。此外,两个倾废区的港口疏浚物在波浪和潮流的作用下也改变了本区的底质粒径分布。 (3)研究发现连云港近岸海域的沉积速率从南往北逐渐减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自然环境条件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结果,另一个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干扰的结果。研究拦海西大堤内侧的柱状样,结果表明在西大堤工程前沉积环境很稳定。而工程后,由于改变了水动力条件和泥沙的运移路径,沉积环境极不稳定,导致大量的泥沙快速淤积。 (4)研究发现三个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碱厂海域沉积物质量最差,各海区中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丽云;;漳州市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J];海峡科学;2011年06期
2 夏南;薛桂澄;傅杨荣;杨奕;柳长柱;马荣林;;海南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状况及生态风险分析[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3 龙晓红;蒋清华;邓琰;;广西钦州湾近岸海域“十一·五”期间营养盐变化趋势分析及污染控制重点[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4 陈朝华;吴海燕;陈克亮;陈庆辉;吴吉春;张景飞;;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以同安湾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7期
5 郑利军;;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基于连云港市的案例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6 马建海;;连云港市云台山的植被类型及其改造利用[J];华章;2011年17期
7 夏鹏;臧家业;王湘芹;;连云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解析[J];海洋环境科学;2011年04期
8 刘飞;;一道力学题解法的探讨[J];中学物理;2000年02期
9 宋建军;;“十二五”海洋事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7期
10 许祖强;;科学管海用海 护航蓝色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6期
11 付睿;谭慧娇;;“文化体验公园”开发模式与规划设计——以连云港市连云区文体中心规划建筑设计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2 林振芳;;区域规划中海洋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排污口容量计算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6期
13 ;浒苔第5年“现身”黄海[J];海洋世界;2011年08期
14 黄中华;;浅谈筼筜污水处理厂对海峡环境的贡献[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8期
15 董超;吴建政;朱龙海;胡日军;张伟;;登州浅滩海域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1年08期
16 王江涛;刘百桥;;海洋功能区划控制体系研究[J];海洋通报;2011年04期
17 毛秀香;;浅谈胶州湾主要污染物的综合治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9期
18 王翔宇;詹冬梅;李美真;徐智广;;大型海藻吸收氮磷营养盐能力的初步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19 蔡榕硕;白娅舒;;兴化湾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J];台湾海峡;2011年03期
20 冉祥滨;臧家业;韦钦胜;刘玮;郭景松;;乳山湾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氧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江;赵绍华;胡毅;王立明;李海东;房旭东;;近岸海域水下文化遗产探测与保护技术体系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连云港双惠有限公司[A];中国稀土储氢材料产业链的发展与共赢——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专家报告集[C];2011年
3 李晶;张玉梅;程磊;;山东省近岸海域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4 项剑云;;连云港市白鸽涧玄武石雕时代考[A];1982年江苏省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2年
5 陈克亮;陈朝华;吴海燕;;欧盟近岸海域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方法[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6 吴媛娜;;营口近岸海域水质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7 王安利;袁金轩;王维娜;欧春晓;;网箱养殖对雷州北部湾白蝶贝保护区近岸海域水质影响[A];第二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云;欧林坚;;长江口近岸海域尿素的分布及其可利用性研究[A];中国藻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翠萍;马新东;徐恒振;;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对粪固醇的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10 倪新娟;赵兴茹;安立会;钟林仁;郑丙辉;;渤海湾近岸海域生物样品中的PBDEs[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红涛;近岸海域水环境综合管理中的若干基础问题研究及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2 陈斌林;连云港近岸海域环境演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海燕;近岸海域生态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于宁;我国核电站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季仲强;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生态修复与大型海藻生物能源提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赵志强;连云港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7 金海燕;近百年来长江口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沉积记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牛志广;近岸海域水环境容量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袁中智;基于GIS的近岸海域水环境时空分析[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徐同道;区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峰;连云港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加奎;连云港市成年人体育生活调查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伟;近岸海域环境现状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4 孙宁;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刘永风;残疾人体育权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孔令泰;连云港市城市土地资产经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7 路学军;连云港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卢忠宝;连云港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青林;连云港自由港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08年
10 王若凡;厦门与罗源湾近岸海域生态足迹对比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连云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N];连云港日报;2008年
2 连枝;连云港市对县(区)海监大队进行考核评比[N];中国海洋报;2008年
3 ;政协连云港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增补委员名单[N];连云港日报;2008年
4 ;连云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N];连云港日报;2009年
5 ;连云港市2008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揭晓[N];连云港日报;2009年
6 王宣龙 杨威力;我省近岸海域近两成受到污染[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7 通讯员 王宣龙 记者 杨威力;我省近岸海域两成受到污染[N];河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彭红兵;连云港市党政代表团来卫考察[N];中卫日报;2009年
9 汪林成;连云港市预拌混凝土企业相约“自律”[N];中华建筑报;2009年
10 ;连云港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N];连云港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