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城市污泥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分析研究

田冬梅  
【摘要】: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和作为污水处理产物的城市污泥的产量也急剧增加。一方面污泥的任意堆放占用大量土地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污泥中的大量有益成分不善加利用又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我国创建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一个前景广阔的发展方向。然而工业排污的不断增长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污水中50%~80%以上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通过细菌吸收、表面吸附等多种途径浓缩在产出的污泥中,其难迁移、易富集、危害大的特点成为限制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最主要障碍,严重危害着各种生命体的健康与生存。因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含量是污泥在资源化利用进程中一项重要的考查指标。 环境科学的发展使许多学者认识到污染物的总量已经不能很好地揭示其生物毒性及其在环境中的活性和再迁移性。事实上污染物的赋存形态更大程度上决定其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污泥中一些活性的、易进入食物链循环的化学形态污染物的存在,直接威胁到生物体的生存,也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带来难以逾越的障碍。然而,目前对城市污泥中以重金属为主的污染物的研究多数还停留在总量分析阶段,有限的形态分析也普遍是从研究地球化学的需要出发,因而所得到的形态分析结果大多不能与其生物效应关联起来。此外,对重金属进入环境以后动态分布的研究也过多地集中在各形态的提取方法及比例方面,而忽视了转化的方向与时间进程。重金属的活性形态,进入环境以后随时间、温度改变的变化规律,将提供其毒性和再迁移性的重要信息。因此对重金属的赋存形态,尤其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活性形态,极其随环境条件改变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以及与其共存的有机物的形态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重金属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为城市的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和修改建议,以及推动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进程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3期
2 吴昊;陈征澳;徐大鹏;;城市污泥在沙化林地利用的可行性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徐加庆;于瑞莲;郑建山;;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施用对马尼拉草生长及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1年06期
4 田冬梅;邓桂春;臧树良;宋学君;武士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2期
5 陈丽华;郑翠萍;周建金;宣子灿;吴永利;;杭州半山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与评价[J];浙江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6 李超;周立祥;王世梅;;复合硫杆菌生物浸出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及与pH和ORP的关系[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7 伏小勇;杨柳;黄魁;倪少仁;许生辉;;蚯蚓对城市污泥中铅的富集作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年02期
8 晋王强;南忠仁;王胜利;赵翠翠;刘姣;廖琴;武文飞;周婷;;兰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9 李淑更;张可方;周少奇;张朝升;张立秋;;微生物淋滤法去除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10 汪常青;鲁明星;梁浩;余勇;巩细民;汪平;袁浩;;武汉市排水污泥特性及其农用可行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11 许振岚;陈红;;城市污泥人工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及综合毒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3期
12 刘敬勇;孙水裕;;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广州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J];环境化学;2011年04期
13 刘静;陈玉成;;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方法研究进展[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年03期
14 杨军;郭广慧;陈同斌;郑国砥;高定;杨苏才;宋波;杜伟;;中国城市污泥的重金属含量及其变化趋势[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13期
15 田冬梅;武士威;吴雪冬;宋学君;臧树良;;城市污泥中有害重金属检测与评估[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12期
16 周玉松;任福民;夏四清;许兆义;;城市污泥重金属监测控制[J];环境卫生工程;2005年06期
17 韦小颖;肖细元;张珑;郭朝晖;;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净化与污泥土地利用[J];环境工程;2010年S1期
18 刘红;崔素萍;田巍;王亚丽;吴霞;刘科;;污泥特性研究及处置方法探讨[J];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19 李淑更;张可方;张立秋;陈秋丽;;脱水污泥对美人蕉生长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0 赵秀兰;卢吉文;陈萍丽;王德辉;;重庆市城市污泥中的重金属及其农用环境容量[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军;;法国北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研究[A];第四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顾尚义;王展;;铅锌冶炼废渣对土壤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3 王文雄;;牡蛎的重金属超富集:亚细胞分布与解毒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刘敬勇;孙水裕;许燕滨;马晓国;谢武明;陈涛;陈敏婷;;广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特性及潜在生态风险[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余晓丹;颜崇淮;曹露露;田英;余晓刚;赵丽;刘军霞;周昕;沈晓明;;上海市胎儿期重金属暴露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6 蔡友琼;李庆;于慧娟;沈晓盛;毕士川;顾润润;;同一海区不同贝类中重金属含量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5年
7 蔡榕硕;白娅舒;;兴化湾海域重金属Cu、Pb、Zn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浅析[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卢渊;吴江来;李颖;郭金家;程凯;杨江波;郑荣儿;;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土壤泥浆重金属检测分析[A];第二届重金属污染监测风险评价及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冉;罗健;刘士哲;;不同栽培方式下生物有机肥对小白菜重金属含量影响的研究[A];2008中国设施园艺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卢新卫;李晓雪;李俊丽;;西宝高速咸阳段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冬梅;城市污泥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分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国栋;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康军;杨凌城市污泥高效好氧堆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王敦球;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去除与污泥农用资源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林青;土壤中重金属运移的数值模拟及不确定性分析[D];青岛大学;2011年
6 谭启玲;土壤、作物及微生物对污泥施用及Pb、Cd污染的反应[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黄明;城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沥滤技术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明银安;城市污泥果肥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淑更;脱水污泥的土地资源化利用及其环境效应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志伟;城市废弃物的CFB焚烧和气化特性试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广慧;我国城市污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及农用潜力分析[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李雪;施用城市污泥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和风沙土改良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3 华正伟;城市污泥对风沙土改良及杨树生长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2年
4 徐加庆;粉煤灰钝化城市污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5 黄魁;2种表居型蚯蚓直接处理城市污泥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0年
6 陈萍丽;重庆市城市污泥特性及其农用安全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晁阳;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D];湖南大学;2011年
8 崔妍;芦苇对湿地中重金属吸收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9 朱英;东平湖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其存在形态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丹;贵州主要药材基地土壤及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市污泥烧制节能砖[N];今日信息报;2003年
2 刘欣;城市污泥加工成有机肥[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3 记者 李宏乾 杨扬;城市污泥变身新型燃料[N];中国化工报;2009年
4 民进中央;应重视城市污泥处理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蔡虹;谨防城市污泥二次污染[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宏乾;城市污泥:变身高价值生化品[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记者 孙晓一;要大力推进城市污泥规范处理和资源化利用[N];中华建筑报;2009年
8 周春峰;城市污泥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N];中国建设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步雪琳;城市污泥资源化潜力不可小视[N];中国环境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武勇 刘文国;城市污泥二次污染严重[N];经济参考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